概况【作品名称】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创作年代】元代
【作者姓名】梁曾
【作品体裁】词
原文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弃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词牌『木兰花慢』木兰花慢,词牌名。
【格律】: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韵),仄仄中平(韵),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作者梁曾
[公元 一二四二年至一三二二年]字贡父,燕人。生于元太宗后称制二年,卒于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一岁,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中统四年,(公元一二六三年)蔫辟中书左三部令史,累官淮安路总管。两使安南,宣布威德,其君赆以金帛奇物,悉却不受。仁宗时,为集贤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命曾与诸老议之。晚年,万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日以书史自娱。姜南风月堂杂识云:“贡父政事文学,皆有可观,当有西湖送春一阕,格调俊雅,孰云元人诗余不如宋哉”
赏析这是首表达伤春情绪的词,起句“问花”问的就不凡。问花为谁开?亦即欲探索春光衰荣的真谛,自然这是一个千古解不开的难题,所以“花不语”。作者就这样隐入伤春的迷雾之中。春光和鲜花是分不开的,春光的流失就是花的凋残,所以作者又细细计算春光的流失情况,结果发现落花一半落入污浊的泥土,一半跟随无情的流水。春光流失殆尽,春(花)的结局令人凄楚。由此作者的伤春情绪又深了一层。作者想强作欢笑,劝慰同伴:人生几何,且及时行乐。并提出:酒要慢慢饮,以珍重这次相逢,共同贪图这春光逝去前的最后美好时刻。接着作者又进一步开脱自己和同伴:天做幕,地做席,浑浑噩噩,千古以来的人世变化即是如此,今年这个“翠绕珠围”的春天的流逝,只不过是最新的一次变幻而已,开脱中仍饱含无可奈何的伤春情绪,感情表达得细腻而步步深入,颇有层次。
下阕开始,作者即回首往事。由于感伤,豪结的楼阁也显得暗淡无光。“渺”指烟树浩渺,写回首时的视野,也写思绪的苍茫。为挣脱这种令人难耐的愁苦,作者再次想到了酒,欲借酒醉留春,自然这也是办不到的,酒醉中春光依然无情地归去了。一场突兀而来的风雨惊醒作者的好梦,梦醒后惊见燕子衔着凋残的春光归来,春光自然又流逝了几分。伤春情绪浓郁沉厚,意在言外。
下阕须注意的几点是:前面的“斜日”和后面的“风雨”呼应,说明是急骤之雨、突来之雨,而不是连绵阴雨,更不是润物细雨。前面的“半帘”,半卷之帘和后面的燕子飞来,也是衔接皮凑的,帘不卷则燕子飞不回屋。燕子“衔春”,即燕子“衔泥”,初春它给人以报春、迎春的喜悦;暮春春光凋零,人们就责怪它把春光叨残了。这些地方都是应该仔细鉴赏的。
另外,这首词处处伤春,处处也紧扣“西湖送春”的题目。“半随流水,半入尘埃”是送春,“尊酒莫相催”是送春,“一醉留春”更是送春。诗文须切题,这方面的技巧也是应该注意的。借词喻人:看金庸的《神雕侠侣》,喜欢的人物是出场不多的程英,印象深刻的就是这首借来描写程英的一段词,下面是这首词在小说中的描绘之意:
留春不住便送春
却说黄蓉与程英、陆无双北上寻觅爱女郭襄,金庸忽然让程英念诵这首词的前几句:
这一日子艳阳和暖,南风熏人,树头早花新着,春意渐浓。程英指着一株桃花,对黄蓉道:“师姊,北国春迟,这里桃花甫开,桃花岛上的那些桃树却已结实了罢!”她一面说,一面折了一枝桃花,拿着把玩,低吟道:“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黄蓉见她娇脸凝脂,眉黛鬓青,宛然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儿颜色,想像她这些年来香闺寂寞,自是相思难遣,不禁暗暗为她难过。 《神雕侠侣》第三十八回〈生死茫茫〉
真是神来之笔!金庸侧写程英和陆无双这一十六年来为了杨过而蹉跎岁月。
若问此花为谁开为谁落,真的是无语问苍天。
欲为杨过而开,可惜花开而不能结实,唯有自入尘埃!
燕子尚且一年一归,心上人却变成了大哥,还要一十六年狠心不见。
人生能几欢笑?恐怕就是昔日差一点要死在李莫愁毒手之下的刹那。
词的后半,讲以醉留春,却不合程英之用,所以金庸只要她念开头的几句。
附带一提,这个梁曾年纪比程英还少了一大截,此时程英已三十来岁,那梁曾还只是个小孩子。金庸笔下前人诵后人诗词甚多,这次没有给人点名批评指责,也就不多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