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慎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整个墓地并不大,用青砖砌成,拱护,中间立着一块花岗岩墓碑,碑前的地门堂大致可容一小圆桌。墓地坐北朝南。1987年8月重修,199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慎(1687〜1770),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祖籍福建宁化。至今,宁化湖村镇蛟湖畔,依然流传着他在此结茅为庐勤奋学习的许多传说。他少年家贫,父亲早逝,自幼尝遍人间酸甜苦辣。为生活所迫,卖画为生,并不断追求艺术的真谛,画艺日精。33岁时离家远游,善学诸家之长,勇于创新,以狂草笔法入画,开创一代画风。他“诗、书、画”三绝,为“扬州八怪”中的佼佼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