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由来浙江余杭仓前镇素有吃羊肉的习俗,那些卖羊肉的,长年用一只锅子烧制羊肉,整只整只羊放在锅里烧,锅底也不换,一直用,也就是传说中的老汤。羊肉卖了,但总有些羊杂碎遗落在锅里。把那些羊肚、羊脚、羊肠、羊杂碎掏起来吃吃,味道相当鲜美,因此拣了便宜的食客称之为掏羊锅。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至仓前龙泉寺,饥饿难耐,遇上仓前街上卖羊肉的羊老三,羊老三好客,请乾隆到家吃饭,没想到家里没什么好菜蔬,情急之下,羊老三只好“掏羊锅”招待皇上。
乾隆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那陈久的羊杂别有一番滋味,乾隆吃得意犹未尽,回去后御书“羊老三羊锅”牌匾,再赏三百两白银。自此,仓前掏羊锅就上了名堂。当然此乃口口相传野史,并不见正传。但仓前倒是出过一个大人物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出生在这里,尽管章太炎著作等身,但未见他对家乡掏羊锅有过一述,可能因为此乃贪食小事,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不以为然。掏羊锅是在三四年前火起来的,2006年年底,仓前古镇曾经举办“首届仓前羊锅节”,据说,那次羊锅节很热闹,仓前镇仓兴街上,50个烧制羊锅高手,一字排开,盛况空前。
现代的掏羊锅老吃客不会开车,去那仓前掏羊锅有所不便。前些天,正好随车友会去了徽州绩溪,回来沿着徽杭古道,又顺路去了余杭仓前。为的就是补上那掏羊锅这一课。
还未进入仓前镇,路道上赫然矗立着一块大幅广告招牌——仓前掏羊锅,云云……
仓前镇很小,与那些江南古镇相比,显得有点寒酸,但能够以一道看上去并不高雅的美食作为古镇品牌,也是一种胆略,一种智慧。
那天是周末晚上,食客并不多,就像强弩之末似的。吃掏羊锅是在一个曲里拐弯的农家,据说现在掏羊锅有了进步,不仅镇上有,也上了农家乐的台面。我们去的那家农家乐,一排简屋,有包房,有棋牌室,前面一片农田,后面就是厨房,很恬静。
服务员先端上来一个酒精锅,里边放着滚烫的老汤和羊杂。接着端上来一盆白切羊肉、一盆羊杂,都是煮熟的,颜色有点微黄。羊肉很嫩,没有膻味。江南人吃羊肉大都属于叶公好龙者,想吃,又怕膻味,所以这里的掏羊锅很对江南人口味。羊杂没有膻味很不容易,不知主人用什么方法去了腥。
原以为,这里的羊肉都是当地产的,因为掏羊锅号称百年历史,若原料产自远方,不宜操作。故当主人介绍说这里的羊肉来自西北的地区,且都是羔羊,老吃客有些怀疑。但口味鲜美,又不得不让你信以为真。有时,无伤大雅地以讹传讹是种乐趣,不会有人较真,如果较真反而有推波助澜之功能了。
其他信息这里的掏羊锅最成功的地方是将当地新鲜菜蔬作为组合一起推介。当人们塞满了一嘴浓郁羊肉时,再尝些新鲜菜蔬,口感便有了层次,有了变化,有了撞击,便更多一份舒坦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