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村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乐成镇东南,居住着138户人家,有578位勤劳朴素的村民,有山地500余亩,水田321亩,党员20名,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我们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积极开展“文明百村”行动,切实做好同萧台信用社的文明共建工作,努力建设自己花园式的新农村家园,圆满完成每年制定的计划。
一、民主管理
1、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村级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工作千头万绪,且面广量大。村支部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按照“有理想、明宗旨、讲方法、保廉洁、有能力”的标准严格要求。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教活动中,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己,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充分认识明确学好村干部的要求标准,从而提高村级组织执政能力。几年来,村干部中从未出现过违纪、违法现象,讲学习、讲文明、学技术的风气在村干部中充分体现,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个领导基础。
2、村务、财务公开
该村设有宣传栏、宣传窗,并推选村务民主监督委员会,每季度对村财务进行监督审核,并将结果公开于宣传栏处。村里建立了村委会向党组织报告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季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利用党员活动室,开展电化教育,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反腐倡廉的生动事例,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参评率达到90%以上。每逢涉及全村利益的重大事件,村里均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并将会议结果公布在宣传栏中。村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和谐。
二、环境整治工作
1、生活污水生态处理
之前全村的生活污水排放均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每到春夏季节,河内发生富营养化污染,藻类大量繁殖,蚊虫滋生,影响群众健康。2007年该村建成供全村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一个,从此之后全村生活污水均经生态池处理,避免了河水的污染,使该村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走在了全镇的前列。
2、清理河道
清理之前村里的河道因长久未有人管理,加上村民环保意识不强,总会向河里扔些杂物,从而造成河面垃圾成堆,河水变黑,并发着阵阵恶臭, 这与环保整治、文明面村建设是格格不入的,群众反映也较强烈,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的安排,村双委召开了会议专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统一的意见,先后投入近20万元对河道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明显改善了水质,现在河水发黑发臭的现象已基本消除,河内的生态环境改善,各种鱼类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3、环境美化
根据计划安排,今年村里投入大量的人力专项整治户外广告,规范广告、招牌、广告灯的设置;整治供电、通信、广播电线线路乱拉乱设现象,整治城市“牛皮癣”乱张贴,并将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来规范群众的行为,村里还新增20个垃圾筒,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清扫路面,基本满足村内主次干道卫生需要,实施垃圾袋绿化,落实专人管理清运并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
4、改厕和绿化
原先村里有大大小小的路头坑二十多眼,较脏、乱、差,遇到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直接影响村民的健康,村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专门召开了会议,提议拆除路头坑,建设公厕,此举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纷纷拆除了自家的路头坑,取而代之的是村里兴建了三个高标准的公厕,落实了专人的卫生管理并在原坑址及村内卫生死角种花植草,绿化了路面。群众也提高了绿化意识,纷纷绿化自己的庭院。现在该村是绿的海洋,花园式的家园。
三、硬件建设
1、道路建设
去年以来村里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在水利局、镇政府的支持下,该村投入25万元驳坎了长达350多米的河堤,设置护栏杆,保障小孩以及广大村民的安全,并利用建河道驳坎的机会先后投入20万元,修筑了长350米,宽6米的河道堤水泥路,在沿河堤处设置小型花坛,美化路面,绿化了河堤,不仅方便了车辆、行人的出入,而且使路面更加整洁,美观。
2、村办公楼落成
该村年前兴建的新村委办公大楼已经竣工,办公楼除了提供村双委良好的办公场所,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外,还准备增设党员活动室,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室等,供党员群众平时学习、活动使用。其中,阅览室将订购报刊,并新添书籍数千册,内容包括党政知识教育书籍、农业种植知识读本、文化历史类书籍、文学小说、农村经济类、生活健康类书籍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村民提供学习的机会。有需要的村民可以在这里了解新闻实事,学到大量的书本知识。阅览室的开放将会大幅提高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明素质。
四、精神文明建设
成立村民学校,设阅览室、广播电教室等,通过邀请技术人员讲座、组织观看VCD、开展电脑培训等多种形式,使村民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投入18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1000m2的健身场地,包括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供村民健身娱乐所用,为村民营造了一个锻炼健身的好氛围。组织了群众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评选出了18户文明家庭,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宣传了殡葬改革,提倡丧事简办,禁燃烟花爆竹,积极做好青山白化的回潮工作。
五、体育文明建设
该村一直是体育特色村,村民素有体育运动爱好。根据上级政府文件精神,该村积极开展“多彩乡村、文明风行”活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多彩乡村、文明风行”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成为指引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容。该村还积极响应乡村大讲堂活动,邀请了陈小英老师教授木兰拳、木兰单扇、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在锻炼了身体的同时提高村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村民对此反应较好。
近年来,该村积极贯彻上级“文明百村”创建的精神,以体育为特色,以文明村创建作为目标。通过创建活动,该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好、完善工作,在党中央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该村创造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