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夏景戏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资料【名称】元人夏景戏婴[1]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作者】佚名

【规格】85.2公分,全幅126.6×60.9 公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关知识钟馗的画像在民间流行,最初是作为年末驱鬼纳福的图符,与门神的作用是相同的,只是钟馗往往是挂在门首。自唐以降,每到岁暮年关,“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门户、神尉等职,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湾池,谓之‘埋祟’而散。“当年玄宗皇帝诏告天下的钟馗不仅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在大街小巷川往游行,在孩子手中嬉戏玩耍,早已成为年末时节去旧迎新的重要内容。[2]

钟馗绘画与钟馗相关的绘画,有朱笔钟馗、婴戏傀儡钟馗、钟馗嫁妹、醉钟馗、五鬼闹钟馗之外,尚有以移家出游为题的《钟进士移居图》、《钟馗出猎图》,以及与寒林配搭的《寒林钟馗图》,与端阳什物组合成的《天中佳景》、《夏景戏婴》,乃至与蝙蝠、符咒、宝镜、时卉等一齐出现的各式钟馗图。时代的差异,固然为艺术表现缔造了迥异的风貌,不过,由历代画家均热衷于描绘傀儡钟馗看来,钟馗的信仰,确已在国人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并且凝聚成一介隐含喜爱、祛邪与娱乐等多元意义的传奇角色。[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