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期以来,日本都依靠美国获取情报。2003年,出于对朝鲜发展导弹的担忧,日本发射了该国第一枚间谍卫星。
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在2012年度前建成由两颗光学卫星和两颗雷达卫星组成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每天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至少侦察1次。不过由于2007年2月发射的第二颗雷达卫星在升空一个月后就因发生故障而失效,因此上述全球情报处理系统尚未完全建成。
日本现在共有3颗情报收集卫星在轨工作,其中2颗为光学卫星,1颗为雷达卫星。
背景日本首个“宇宙基本计划”将过去以研究开发为主导转为重视产业振兴、安全保障等领域的航天活动。
在安全保障领域,“宇宙基本计划”提出要将现在正常运行的3颗情报收集卫星增加至4颗。就人们普遍关心的可探知导弹发射的早期预警卫星,“宇宙基本计划”决定加强研究预警卫星所需传感器,但对预警卫星本身没有深入表述。
在地球观测和灾害信息收集以及科学研究方面,“宇宙基本计划”决定大大增加人造卫星发射次数,在2009年度至2013年度内总计发射34颗人造卫星。

在月球探测方面,“宇宙基本计划”提出首先要在2020年前后实现双脚步行机器人探月。另外,在载人航天活动方面,“宇宙基本计划”表示要用1年左右的时间,论证载人探月的意义、目标以及所需资金。
“宇宙基本计划”是根据2008年日本出台的《宇宙基本法》制定而成。初步估计,要实现上述目标,在5年内需花费约2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