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混迹三国书籍作者:姜尚
写作进程:连载
作品大类:历史军事
作品简介“真爱相随,荣宠不惊,坐看亭前花开花落;胸襟飘逸,去留随意,静观天边云卷云舒”,天涯任飘零,醉卧青山荫,万般情缘只待风歇雨停。
在家娇生惯养的少年吴晨,在一次三国时空旅行中偶然结识了许多个性古怪的朋友,从此掀开了一幕幕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三国战争。
背景资料论马超马超是个历史人物,既然是人,那么就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悲哀,但最令人感叹的是,他是一个失败的历史人物,这就注定了他在后世还被一些人唾骂。
?《三国志•蜀传•马超传》,“正旦,种上寿於超,超搥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捶胸吐血,这是怎样的悲哀与愧疚?深深的愧疚,嗜心的愧疚,百身莫赎的愧疚。
马超一生可谓悲凉之极,西凉马家经历过三次灭门之祸,第一次是韩遂,第二次是曹操,第三次是张鲁。张鲁将马超最爱的小儿子马秋折断脖颈,从城墙上掷下。“他就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小鸟,从天空笔直的坠下,重重的摔在地上,向外凸出的双眼,还残留着生前的恐惧和无助,泪水,还停留在苍白的脸颊……”
对于马超后半生,典籍描写的不多,但还是有一些。据《三国志•蜀传•彭羕传》,“又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论诸葛亮(上)诸葛亮的祖先原先姓葛,他的近代祖先是诸城县的葛家。诸城县葛家迁居到别的郡县,喜欢自称“诸葛”。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太山郡的郡丞,也就是太守的副手,诸葛亮在徐州琅邪郡渡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初平四年,诸葛珪病死,当时诸葛亮14岁。而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的一个朋友刘表在荆州缺人手,邀请诸葛玄来帮忙,诸葛亮一家从徐州琅邪郡迁居到了扬州豫章郡,诸葛玄受刘表任命,当过很短一段时间的豫章太守,时间是初平五年。所以曹操屠戮徐州时,诸葛亮不在徐州,理论上诸葛亮和曹操没有仇恨。但没过多久,朝廷就派了一位叫朱皓的人担任豫章太守,时间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诸葛玄失了工作,就去了襄阳闲住,不久,病死。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失了依靠,作了农夫,在荆州南阳郡一个叫邓县的地方住了下来,邓县的故城叫“隆中”,位于襄阳西二十里处。而豫章太守朱皓也没当多长时间就被从徐州窜来的笮融杀了,随后笮融又被扬州刺史刘繇击溃,死在山中。《河北乱相》废稿按时间顺序,吴晨在河北时,于禁和刘备在博望坡大战一场,因此《河北乱相》,想以刘备和吴晨为双主线,只是第八十六章,很多读者都说跳跃性太大,所以这一章原先半章作废(当然还有地理因素的原因,本想有沮鹄写起,写河北的乱相,只是邯郸在邺城的东北面,渡黄河后先到邺县后到邯郸,书中的地理方位有错,所以不得不作废)。答Upon112书友问Upon112:姜兄,近来可好。文章写的越来越精彩,但感觉总缺少什么?以前有点看不透,现在总算有点眉目:原来是缺少快意江湖,文章里虽然提到补天阁等种种江湖组织,但文章依然没有形成自己武功体系,描写夏侯淳,夏侯渊,曹仁,曹纯,李典,马超,庞德乃至韦端,魏讽等,无论是绝顶高手还是二流人物,讲他们的武功往往语焉不详,一笔带过,难道这些知名人物用的都是蛮力?没有武功心法?当然不需要所有人的武功都有门派,但象曹氏,夏侯氏完全可以给予某种武功心法来点缀战场的激烈,陪衬吴晨,赢天等的高低,不知翟星卖秘籍卖到哪里去了?一点意见.
Upon112:上次可能讲的太尖锐,不过不在战争中描写人物的成长是一个损失,而各种人物没有自己的绝技也是一种损失.
姜尚:我是明白upon112老兄的意见。现在写三国的确是有武侠化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些年写书的经历,被骂的主要原因也是将三国武侠化,因此这些武功体系非不能为,而是不可以为。《混迹》的写作前期,的确是有将每个武将的必杀或者各人的特长武功“形式化”或“名目化”的想法,但书评中的杂音,让我意识到“武侠化”的三国还是有许多人不能接受。
三国武侠化也有很长的时期,最早应该出现在评话阶段。评话中,赵云的枪法就有了名目,还记得叫“百鸟朝凤”枪,名字很好听,但觉得不大气。因此写《混迹》初期,也给赵云的武功起过名字,第一部中,翟星卖武功秘籍提到的秘籍名称,应该就是当初思路的残余。但这条路不好走,也不一定能走的通,所以才有了现在重视招数的具体效果,以及用景物、声音、环境、音响等等侧面描写武将单打的方式。毕竟“有”招数名称,还是会落实到如何进击对手的具体描述中,不明写招数名称,而实写招数效果,是自认为比较好的方式。荀悦与仲长统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前后汉四百余年,除了汉朝初建、王莽执政,以及汉灵帝时期的聊聊数次战争之外,汉朝始终保持了对外的高压态势。即便是在汉帝国末期,诸侯纷起、天下三分之际,天下三分的各代表人物曹操、诸葛亮、孙权、陆逊等人依旧延续了汉朝的这一强势姿态,因此后来的史学家感叹“(独)汉以僵(同强)亡”。
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二十余年内分崩离析、土崩瓦解,这是当时汉帝国的士族人士始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其间涌现出了许多独到的思想和著名的人物,荀悦和仲长统就是其中的两个代表性人物。
荀悦是东汉末年颖川名士,曹操最为重要的谋士荀彧的堂兄。灵帝年间的“党锢之祸”,颖川成为重灾区,荀氏一族也在牵连范围之内,因此早年的荀悦得以以平民的身份游历民间,体察民生疾苦,所以荀悦的政治思想更切重于儒家的“仁”“义”思想,进而由儒家的伦理规范和“时移世易”的通变思想,演化出了一整套的治国理论。[1]
作品人物骨灰级书法爱好者钟繇钟繇是今天流行的楷书的创始者,书法界有一种说法,说“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学自卫夫人,而卫夫人学自钟繇。这样算起来羲之还是钟繇的徒孙,可见钟繇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看到一本名为《混迹三国》的闲书,上面也谈到钟繇,说他是个文武全才,文的方面,他精通史学、易学、书法;武的方面主要是学习兵法和剑法,他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
我不由吓了一跳,在我印象里的一直是文弱书生的钟繇,几时修成了这一指禅功?莫不是现代的海灯法师也要认钟繇为祖师爷吧!
想马超的堂弟马岱与钟繇那一战,被后人评为三国战史上实力最为悬殊的一战:“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出马答话。岱使宝刀一口,与繇交战。不一合,繇大败奔走。”
后人评:“对付钟繇这号只会白纸上写黑字的还用宝刀,太夸张了吧!”
如果钟繇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虽然不能洞穿马岱的宝刀,那至少在武艺上并非等闲之辈,不至于与马岱只斗得一个回合吧。
其实,真实的情形是, 史上记载钟繇指力洞穿棉被,是他学书三十余年,每天夜晚在被子上不间断练字的结果。
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籍,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练习书法,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时间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就蹲在地上写字。晚上睡觉,就用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给划了个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上厕所,竟忘记了出来。
钟繇在学习书法入迷忘我,堪称骨灰级书法爱好者,还有一事更能证明。
青年时期,钟繇就与后来的领导――曹操因为共同的书法爱好走到了一起,那时经常出席书法学术讨论会的还有邯郸淳、韦诞、孙子荆、 关枇杷等书法迷。
有一天,钟繇发现韦诞座位上有蔡邕的练笔秘诀,就向韦诞借阅。不料这位擅长制墨的先生(韦诞制作的墨被称为“韦诞墨”,被赞誉为“百年如石,一点如漆。”),大概很怕钟繇借了不还他,也有可能是怕钟繇的书法超过他,总之,任钟繇死磨硬缠都坚决不借。
钟繇很生气,他把胸脯擂得咚咚响,一直擂了三天,擂得胸前青一块紫一块,还呕了一大滩血,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他在练大力神功,准备去跑江湖卖狗皮膏药,这韦诞也够狠心,全不为钟繇的“苦肉计”所动,硬是没给他看。钟繇却因为“表演”太投入,把自己擂得奄奄一息,亏得曹操派人送五灵丹(三国时期疗伤圣药)给他,才活过来。钟繇算是得了心病,发下誓言,说不惜等韦诞死了之后去盗墓,也要看到蔡邕的秘诀。
这差不多为韦诞做了一个广告,谁都知道韦诞手中有一本练书法的秘籍,以致于后来韦诞的墓真的被盗了。
但韦诞比钟繇晚死了二十年,钟繇是不可能亲自去盗的,但是由于他发下的那个誓言,后人还是一口咬定盗墓的事情是钟繇指使的,这可真是冤枉了钟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