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路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分层路由(Hierarchical Routing),IS-IS区域提供了一种在IS-IS域中伸缩路由的方法。正常的IS-IS区域和连接它们的骨干区域形成两级的路由层次。区域内的路由称作一级路由。域内独立的区域之间的路由称作二级路由。

根据配置,IS-IS路由器可以只是一级(L1)的或二级的(L2)或者两者都是(Level 1-2)。一个路由器的配置决定了它与邻居节点形成的邻接体类型,这与链路类型无关。邻接体类型反过来又决定路由器可参与的路由级别。

在默认的操作模式下,Cisco路由器是Level 1-2的并且可以与它们所有的邻居节点形成各种类型的邻接体。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只能与另一个区域内的一个路由器形成一个二级邻接体,所以在它们之间只能产生二级路由。可是,根据配置,同一区域内的两个路由器可以相互形成一个一级邻接体或者一个Level 1-2邻接体。

通常,因为二级路由器既与骨干区域连接也在各自的区域内参与一级路由,所以一般它们都作为Level 1-2路由器。Level 1-2路由器帮助区域内的一级路由器访问其他区域。Level 1-2路由器在它们的一级路由公布中标识了它们与骨干区域的连接情况。

ISO 10589规定IS-IS一级区域是端区,而一级路由器看不到同一域的其他区域内的路由。它们依赖于通向最近的二级路由器的默认路由转发分组给本地区域之外的目的地。依赖于通向最近的二级路由器的默认路由可能导致网络中通向其他目的地的次优选择。RFC 2966通过允许区域间路由从二级骨干区域公布到一级区域来标准化域范围的前缀公布(IS-IS路由泄漏)。这个功能使一级路由器可以选择通向本地区域外的目的地的最优路径。[1]

选择算法1)网络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

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增大;

路由器为选择路由而占用的内存、CPU时间和网络带宽增大。

2)分成区域分而治之的思想;

根据需要,将路由器分成区域(regions)、聚类(clusters)、区(zones)和组(groups)

3)分层路由带来的问题

路由表中的路由不一定是最优路由。[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