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

拼音名:Liusuan Kanameisu Diyanye

英文名:Kanamycin Sulfate Eye Drop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860

本品含硫酸卡那霉素按卡那霉素(C18H36N4O11)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本品可加适量的防腐剂。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 取本品,照硫酸卡那霉素项下的鉴别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 pH值 应为6.0 ~7.0 (附录Ⅵ H)。

颜色 本品应无色;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3 号标准比色液(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

不得更深。

其他 应符合滴眼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J)。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照硫酸卡那霉素项下的方法测定。

【类别】 同硫酸卡那霉素。

【规格】 8ml:40mg

【贮藏】 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卡那霉素,为一种多组分抗生素,含A、B、C三种组分,主要成份为A。

【药理毒理】

卡那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普罗菲登菌属、耶尔森菌属等均有良好作用;流感杆菌、布鲁菌属、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对本品也大多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对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敏感株和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作用,其他革兰阳性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等对本品多数耐药。卡那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卡那霉素与链霉素、新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可有部分交叉耐药。

【药代动力学】

本品滴眼后很少吸收进入眼内组织或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淋病奈瑟菌及葡萄球菌属等细菌所致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眼睑炎、睑板腺炎等感染。

【用法用量】

滴入眼结膜囊内,一次1~2滴,一日3~5次。

【不良反应】

偶有眼部轻度刺激不适,无全身不良反应。

【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得直接注入球结膜下或眼前房内。

2.泪囊感染(泪囊炎)常发生于泪囊管闭塞的儿童,除用本品滴眼外,可同时辅以局部热敷。

3.滴眼时瓶口勿接触眼睛,使用后应将瓶盖拧紧,以免污染药液。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滴眼后虽很少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仍应注意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影响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发育。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合用或先后局部应用,可增加耳毒性、肾毒性以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3.与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局部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

4.其他肾毒性药物及耳毒性药物与本品合用或先后应用应慎重,以免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药物毒理):

卡那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普罗菲登菌属、耶尔森菌属等均有良好作用;流感杆菌、布鲁菌属、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对本品也大多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对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敏感株和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作用。其他革兰阳性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等对本品多数耐药卡那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卡那霉素与链霉寨、新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可有部分交叉耐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