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洲鲤鱼是指原产地亚洲的鲤鱼。美国于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种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向美国五大湖繁殖,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
繁殖[1]亚洲鲤鱼体型最大可达1.2米、重45公斤,能跃过2.4米障碍物。[2]
有关资料显示,这些亚洲鲤鱼每天能摄入相当于其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

物或野生蚌类。成年亚洲鲤鱼适应性较强,每天都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左右的食物。此外,每条雌性亚洲鲤鱼能产卵300万枚。[3]
在美国进口美国南方的渔民在上世纪70年代自中国进口这种亚洲大鲤鱼,目的是控制鱼塘

里过多的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改善养殖池的水质。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洪水原因,有些鲤鱼已开始出现在密西西比河。危害五大湖生态在一次洪水泛滥中,这些鲤鱼沿着密西西比河一路北上。有专家宣称,在伊利诺伊河内,每英里平均竟生活着上万条大大小小的亚洲鲤鱼,他们从本土鱼口中大量抢夺食物。
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统称北美五大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水体,更是美加两国约3000万居民饮用水来源地、著名旅游胜地和水路运输通道。确保这“一盆水”的生态安全,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成为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所关注的重要环保问题之一,并且投入巨资开展消灭亚洲鲤鱼的研究项目。
目前美国的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而在五大湖的水域中也已发现至少三种亚洲鲤鱼,其中两种在美国境内的水域,一种在加拿大境内的水域。

虽然美国政府在通往五大湖的河道中设立了防御电网,但似乎没能有效阻挡鲤鱼不断北上。
此外,亚洲鲤鱼吃的是不少鱼类嗜吃的浮游动物,假如亚洲鲤鱼继续逆流而上进入密歇根湖,继而游入温度较低的区域,它们将会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维生的食物,从而造成生态灾难;密西西比河上游和伊利诺伊河的渔民经常抱怨这些鲤鱼破坏了他们的鱼网;而乘坐机动船的假日休闲者们说,他们有时被高高跳出水面的亚洲鲤鱼所伤害。捕杀2009年底,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科研人员与环保人员为了消灭亚洲鲤鱼,开始向临近密歇根湖的河道(全长10公里)中投放了大量“杀鱼药”,从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防止这一外来物种进入五大湖。不过,截至12月,有关部门只从被毒死的鱼种找到一条身长不过60厘米的亚洲鲤鱼,其他被毒死的鱼类都是“美国本土公民”。
由于普通美国人不爱吃刺太多的鲤鱼,因此除了“大规模屠杀”外,现在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消灭这些大腹便便的“害鱼”。
有意思的是,亚洲鲤鱼非常聪明,知道如何躲避渔网,并且不会轻易上钩。一些美国人表示,亚洲鲤鱼其实味道不错,如果能将它们制成好吃且没刺的鱼肉制品,可能会有助于人类更快地“消灭”这种淡水生物。反对与支持反对大规模屠杀亚洲鲤鱼的人士指出,五大湖水系温度低,食物少,因此并不适合亚洲鲤鱼生存,它们可能会在一些港湾与小湖内繁衍,不会对五大湖水系生态平衡构成直接威胁。
不过,支持“毒杀鲤鱼”的组织和人士强调,不能对这种外来物种掉以轻心,他们甚至提出要通过关闭从密西西比河进入五大湖的运河来阻止亚洲鲤鱼的传播。可是,一旦关闭运河,大量矿石和粮食将被迫通过陆地转运,将让本来就陷入衰退的美国内地经济雪上加霜。
相关新闻近日,在美国伊利诺伊河上演了惊奇一幕:一名女子在捕猎亚洲鲤鱼时,却遭亚洲鲤突袭。一条亚洲鲤突然跃出水面,猛力拍打这名女子的面部。 亚洲鲤鱼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著名的入侵物种,它已经侵入了北美洲五大湖之中。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恐慌,亚洲鲤鱼问题甚至进入了白宫的议事日程。白宫专门举行了“亚洲鲤鱼峰会”。
亚洲鲤鱼长相怪异,嘴巴很大,眼睛位于头部两侧较低位置,它们与其他生活于美国淡水湖中的普通鲤鱼明显不同。随着亚洲鲤鱼的大量繁殖,它们有些可以长到4英尺(约合1.2米)长,体重可重达100磅(约合45.4公斤)。亚洲鲤鱼有一个特性:当船只靠近时会突然跃出水面。
由于美国民众认为亚洲鲤鱼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兴起了捕猎亚洲鲤鱼的运动。许多人用弓箭捕猎泛滥的亚洲鲤鱼。遭袭的女子也不例外,当时她手持弓箭正准备猎杀亚洲鲤鱼。谁知一条勇敢的亚洲鲤鱼对她发动突袭。这一女子猝不及防,被亚洲鲤鱼重重地拍打到面部,并因此受伤。
克里斯·布拉克特专门组织了一项名为“极限空中射鱼”的运动,向参与者提供弓和箭,乘坐快艇去射杀亚洲鲤鱼。尽管这项运动越来越流行,但是却充满危险,不仅对亚洲鲤鱼,而且对捕猎者而言。遭亚洲鲤鱼突然袭击的正是克里斯·布拉克特的未婚妻巴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