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词解释英文名称: 2-chloroethanol

CAS No.: 107-07-3

分子式: C2H5ClO(数应为下标)

分子量: 80.52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微具醚香味。

熔点(℃): -67.5

沸点(℃): 128.8

相对密度(水=1): 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78

饱和蒸气压(kPa): 1.33(30.3℃)

闪点(℃): 60

引燃温度(℃): 425

爆炸上限%(V/V): 15.9

爆炸下限%(V/V): 4.9

溶解性: 溶于水、酸、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乙二醇、环氧乙烷,及医药、染料、农药的合成等。

竹制品产生原因在日本,中国厦门的竹签厂家检出「二氯乙醇(2-Chloroethanol)」,竹签的加工厂有规模比较大的,使用乙烯来熏蒸消毒,消毒完的竹签本应该晾晒2-3天才能够彻底去除。分析可能是经过熏蒸的竹签没有彻底将乙烯挥发完就送到了加工厂,加工厂又使用次氯酸钠消毒了竹签。造成了产品中氯乙醇的生成和残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