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摘要3年前,一座东汉墓中出土的镇墓俑 。除了头部,身体的其他部位几乎成为碎片,面对这无数碎片,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文物保护专家一次次挑拣、拼接、对比,2009年12月7日,这个具有典型巴蜀文化特色的镇墓俑终于重现真身。

发现2006年底,成都市文物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对金堂赵镇沱源社区一座规格相当高的东汉古墓进行发掘,在墓室里发现了这个镇墓俑的头部。由于这座东汉墓多次遭遇盗墓贼光顾,墓室打开时,里面的随葬物品要么被盗,要么被破坏得支离破碎,镇墓俑的头部被埋没在一大堆碎陶片中。

“这是具有典型巴蜀文化特色的镇墓俑,非常罕见,一定要设法把他修复出来。”镇墓俑头部的出现让现场发掘人员非常兴奋。但除了头部较为完整外,镇墓俑的其他部位还不知在何处。

意义党国松和他的徒弟们终于在陶片中找到了镇墓俑的腿脚、躯干等四五十块散落在陶片中的“肢体碎片”。粘接,加固,对缺损的部分补全。

2009年12月7日,镇墓俑终于重现真身。主持发掘的考古人员索德浩说,这个戴面具的东汉镇墓俑是东汉时的巫师,他戴着傩戏面具,手拿斧头和毒蛇正在作法驱邪逐魔,墓主希望用他保护墓内安宁。修复好的镇墓俑将作为研究东汉时期巴蜀文化、艺术和宗教的珍贵资料保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