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反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铜镜反应:由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再加入酒石酸钾钠,配制成“斐林试剂”如果加入甲醛能将其还原,即有红色单质铜沉淀产生,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铜镜。常用此反应检验醛基的存在。 (若改用乙醛等其他的醛,其还原能力比甲醛弱,不能生成单质铜,只能得到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研细的硝酸铜晶体,加热使之熔化,轻轻转动试管,使熔化的硝酸铜均匀附着试管内壁上。继续加热,使硝酸铜分解,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黑色氧化铜。

2、 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一团浸有乙醛溶液的脱脂棉,并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3、 先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1分钟,然后用另一酒精灯小火加热脱脂棉,使乙醛挥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即可得到光亮的铜镜。

4、 尾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说明有乙酸生成。

反应原理

2Cu(NO3)2═2CuO+4NO2↑+O2↑

CH3CHO+CuO═Cu+CH3COOH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