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洋考》,明张燮撰。张氏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海澄)人,万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举人。书成于万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前有萧基、周起元、王起宗三序,及其自识之凡例。全书分十二卷,前四卷言西洋列国十有五;次一卷考东洋列国七;次一卷外纪考,考日本及红毛番,盖不在东洋之列,所谓东西洋,即今之东南亚也;其次六卷分考税饷、舟师、税珰、艺文、逸文等,而其舟师考中之二洋针路,乃我国历代南洋航路之详细记载,殊为珍贵焉。至其所考列国,则不无失检处,如其举于凡例首条,以大泥为渤泥,实开明史谬误之端;以赤土为暹罗亦非确切;以丁机宜与柔佛接境,盖误英得其利(Indragiri)为丁加(Trengganu)矣。惟以往日之地理知识论,亦未可深责耳。
该书版本,福建艺文志三十三、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戊集,均有着录。版本有明万历间刊本(有「汪鱼亭藏阅书」印)、四库全书本、惜阴轩丛书本、国学基本丛书本。台湾正中书局据本衙藏板、学生书店据惜阴丛书本影印。
张氏书系综合正史外国传、诸种地志笔记,排比汇考并加入自己所创着新材料,可谓为嘉靖后关于海外事迹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