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成化四年(1468年)立,龟趺螭首。碑额高约16

0厘米,宽228厘米,浮雕云龙,碑身高约460厘米,龟趺高125厘米。碑文为朱见深御制,为修庙而立,认为“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生孔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正书,结体方整,书法刚劲,明代名碑之一。
这座碑下面有一个相似乌龟的动物,这个驮碑的动物不是乌龟,叫*屃(音毕喜)。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它是龙的第八子,爱文又能负重,所以让它驮御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建筑饰物上就得到证明。
“文革”动乱,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谭厚兰带着红卫兵到孔庙造反,砸断了这块石碑.中间有段明显的裂痕,是后人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