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窑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陶家窑村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是一个远离城镇僻壤的小山村,常年干旱少雨,村民生活贫困。然而,就是这个只有46户人家的小山村,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荒山上辟出一条富路,人均收入成倍增长,户均增收超6000元。

对于土地贫瘠的陶家窑村,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靠天吃饭已被过去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该村支部一班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走科学发展之路。为此,他们紧紧抓住退耕还林和21世纪水资源管理这一有利时机,栽植杏扁林600亩,现已全部嫁接完毕;为使村民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他们积极奔走,争取到扶贫资金20多万元,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新建截潜工程一处,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还发展水浇地100多亩,从此,陶家窑人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也结束了没有水浇地的历史。

这村利用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的有利时机,由当地企业鼎力资助、党员干部群众义务出工,投入80多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地硬化村水泥路3500米。原来村民到乡里赶集一路颠簸至少耗费1个多小时,现在用不了20分钟。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村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工程开始后,村民纷纷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支部的带领下,村里修筑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购置健身器材多套、粉刷墙壁面积300平方米、栽植垂柳300株,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今年,支部一班人又认真规划,严格管理,新民居建设工程已正式启动,陶家窑村正在向“文明生态花园村”一步步迈进。

陶家窑村的白云岩储量极为丰富,矿石主要成份为白云石,是一种极为优质的原料。村党支部一班人瞄准自身这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来加速推进村民增收致富的进程。该村的黄山坡还真引来一个国有大型企业——河北龙凤山炉料有限责任公司阳原龙阳镁灰厂,镁灰厂生产所需的原料是白云岩,该厂专为宣钢集团公司钢铁生产供应辅料。大企业的落户,使当地30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

该村还把企业废弃的炉料进行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实现村民增收。镁灰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料、废料,这些绝大部分被倒入沟中丢弃,有的甚至成为环境污染源。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定将这些废料、废渣 变废为宝,重新循环利用起来,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还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可谓 “一举三得”的好事情。他们与厂领导积极协商,同时多次到县城的丽景生活城、世纪花城、丽景新城等多个建筑工地上联系业务。在他们的努力下,“变废为宝”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们需支付给厂方5元/方的原料成本和2元/车的装卸费,而后自主对外联系买家把废料销售出去。他们还将厂方不用的白灰经过简单地加工浸泡后远销售到外地。陶家窑人 “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创收。[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