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历史沿革:新高乡位于代县城西南四公里,东

新高乡地图

连峪口乡、滩上镇,南、西界原平市,北隔滹沱河与上馆镇、阳明堡镇为邻。1953年属中解乡,1958年成立新高公社。1984年改新高乡。2000年交口乡并入该乡。二.所属村委:口前村 红谷村 翟街村 新庄村

大梨园村 小梨园村 刘家圪洞村新高村

潘家庄村 小观村 石岗村 上桥庄村

韩街村 王街村 园子村 河头村

西凤村 沿村村 周流村 张村村

赵村村 董家寨村 谢家寨村 陈家堡村

张家堡村 刘街村 下街村 金街村

张家寨村 口子村 龙巴村 张仙堡村

上庄村 同盟村 洪寺村 赵家湾村

韩家湾村 青社村 探马石村 康家湾村

高太庄村三.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7123

男 8861

女 8262

家庭户户数 4559

家庭户总人口(总) 17120

家庭户男 8858

家庭户女 8262

0-14岁(总) 4135

0-14岁男 2080

0-14岁女 2055

15-64岁(总) 11194

15-64岁男 5920

15-64岁女 5274

65岁及以上(总) 1794

65岁及以上男 861

65岁及以上女 93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572四.主要旅游资源:赵杲观:

山路崎岖,峰峦竟秀,苍松参天,悬崖峭壁,石洞深邃。寺观架于其上,幽静清雅。相传春秋末期,赵襄子灭代,代君夫人摩笄自杀于夏屋山,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路经此地,隐居于五台山石洞中。以后僧侣居此,成为佛居,因地名命为天台寺,后人怀念赵杲,惯称赵杲观。

寺分南洞、北洞。北洞为主要建筑群。北洞中区有大殿三间、殿左右各有朵殿、东西配殿各三间,正南有一间韦驮阁。殿内有残缺塑像和壁画。东面有一石洞,名叫朝园门,入门攀铁索可登五层楼。五层楼是利用天然大石缝建成。东南峭峰高处建三层楼,高阁嵌空,下临绝壁,悬有数十丈铁链可供攀登,名曰“仙阁登云”。三层楼后倚石洞,前建屋檐,上层石洞塑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像三尊,中层塑关帝,成为人间天宫楼阁。北半崖有石洞内建殿三间,塑九仙女像,因名九仙女洞。箭阁外塑赵杲泥像,头顶距石崖二指半,故人称“赵杲观,离天二指半”。

北洞还有禅房、石窑、小庙十余间,还有碑廊一处,竖有历代名碑二十余通。此洞中部有老松两株,二道山门结构有别,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古建筑群。

南洞在南半山,名“自在庵”。洞是一个天然石室,内塑南海观音菩萨及罗汉像,并有观音老母救八难的画像石八块,新塑像三十余尊。南洞沟掌里有“水濂洞”,还有小空石房十余间。

凤凰观:

凤凰山在新高乡西岭背南,老曹沟北。海拔一千八百一十三米。

《代州志》载:北魏寇谦之,唐代朱自然,葛洪、孙里貌,宋代阙道宁、刘海檐、元初元好问皆曾于此修身炼丹,或寓居、旅逝。

原建规模宏大,风景秀丽。“凤山秋月”曾列为代州八景之一。现存龙王庙一间,石室三孔,残存元代、明代石碎三通。

现为代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代县风景保护区之一。

延福寺:

延福寺,位于新高乡的翟街与下街之间。元至元二年(1265)建成。明代清代均有维修。

寺庙建筑宏伟,正殿、朵殿、东西配殿,钟楼都较伟壮,是代县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七七事变前,这里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举行盛大庙会,本县及五台,崞县等地群众前一赶会。一九三七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夜袭阳明堡飞机场后,日寇到处报复,制造了中解惨案,延福寺主持僧被杀害,整个寺庙被烧毁。

古 松 寺

位于刘家圪洞村东。寺庙东高西低,西侧为中解河及新修公路。交通方便。

古松寺,座东向西,分上下两院。

下院中间为舞台五间,悬山顶。两侧为二山门。南北各有配房六间。

上院为主建筑群。正殿三间,南北配殿各三间,正西建牌坊,牌坊为石雕底座,高九米,面宽七米,明间较宽,次间较窄,木结构,牌坊两侧为钟楼、鼓楼。上下院之间由二十四级台阶相通,牌坊建于二十四级台阶之端,显得高大巍峨。

正殿后面还有东西南北配殿各三间。均为木结构,硬山顶。

赵武王灵庙

赵武灵王庙,座北向南,总体平面呈正方形。庙院南面有座南向北的古戏台五间,台基高一米四、悬山顶砖木结构,前设抱厦,左右延伸各一间,顶向外呈两挑尖。山门外有大照壁,高十一米,宽十米,厚一米一。砖雕枋木结构复顶,雕刻精细。

院内有正殿三间,重檐歇山顶,有走廊,青灰筒板瓦盖顶,三间均为隔扇门窗,雕刻华丽。殿内有壁画、较完整。正殿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悬山顶。还有东西钟鼓楼各一间,钟鼓楼为上下两层,楼阁式建筑,单檐歇山顶,有四根通柱。

赵武灵王庙,布局合理、气势宏大,造型美观、保存基本完好。整个建筑属明代重修。

青 山 寺

青山寺,建于高台上,南依大山,东临中解河,整个建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院内有正殿三间,座北向南。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原有泥塑栩栩如生,现已毁。正殿东侧有龙王庙三间,悬山顶隔扇门窗。正殿对面有古戏台两座,各三间,并列而建。单檐歇山顶,雕工精细,青灰筒板瓦盖顶。院内枣树上悬有嘉靖十二年铸的大铁钟一口,高一米五,口径八十公分。院内另有明清石碑三通,各述寺院历代重修事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