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景点概况四望堡位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东北侧,海拔 1396米的冒顶山顶端,为大别山高峰

四望山——四望堡

之一。清咸丰7年起,城堡于清咸丰11年为抵抗太平军和捻军进攻而修建,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现存部分相对高度约6米,宽1.5米,围总长约2000米,山脊南北走向,墙外侧险陡,寨内稍平,阔处百余米,狭处30米。城墙在山脊上每隔一段,筑有用作碉堡的小石室。南门山墙上尚存有《霍山县正堂张瑜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户目》两块碑文。

历史介绍四望堡,海

四望山——炮台遗址

拔 1396米,此山一峰高耸,群峦环绕,险峻峭拔。登巅俯瞰,方圆数十里外,尽收眼底,故称为

四望山。

据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发捻侵扰,居人石蕴生等环山垒石,又与南北两门外各建碉台一,居人赖以安”,即是记载此寨事。

寨墙是用石块垒砌而成,已有部分坍塌。城墙在山脊上,相对高度约6米,宽1.5米,围总长约2000米,山脊南北走向,墙外侧险陡,寨内稍平,阔处不足百米,狭处30米。寨墙每隔一段,筑有小石室,类碉堡。室内石壁,向外凿有“凸”字形枪炮眼,既可瞭望又可射击。寨设南北两寨门,均为券形顶,间距约三百米。南门保存完好,建有石室,高约7米,内面积约9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

四望山——四望堡记事碑

城楼,顶用条石扣合,饰有葫芦镇脊。正面墙上开有3个方形瞭望孔,大如人首。两边山墙各开一个门,可通两边寨墙。门楣上镶嵌有“冠秀南山”的石刻,字体粗大肥实,门的左右石壁上各嵌砌有《霍山县正堂张瑜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户目》的碑文。北门楼已被毁,仅存门洞,“清流淠水”的门楣石刻,倒置在草丛中。距南门东200米处,还建有一座双层炮楼,上层有瞭望窗,下层有十一个枪炮眼;炮楼与石寨有石墙相连,可以往返其上,寨中央山脊东侧较宽处建有一座小石庙,内空仅3.5平方米,门上嵌有“云雾庵” 石刻,两端圆圈内书有“日、月”两字,门两侧墙壁上,有镂空铜钱花纹,大如碗,庙内神龛已部分倒坍,供奉的两尊神像彩绘全部脱落,仅残存腐朽的木身。

荣誉四望寨于1999年,被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