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潮州学简介潮州学(简称“潮学”,此简称缺乏严谨性,易被人误解为潮流之学),是以潮州地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为中心地域范围的整体性、综合性的区域研究。该研究从历史角度出发,可涉及地区的经济、人口、社会、政治、宗教、教育等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各个范畴;以文化视觉而言,区域形成的方言(潮州话)、风俗(包括居住方式-潮州民居,衣食特征-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民间信仰、风俗习尚等等)、文学艺术(尤其民间方面——潮州工艺、潮州音乐舞蹈、潮剧、潮州歌册、歌谣等)也在研究范围内。总之,一切有关潮州的人文现象,都可供潮州学研究。

潮州学之缘起潮州学的兴起自然应该追溯到历代先贤对潮州地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长期社会历史文化的探讨、包括对这个地区长期积累下来的地方文献的整理研究。然而,正式把潮州历史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总括为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独特学问,以“潮州学”为名而宣诸於文化学术界的,却是始自二十多年前的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由饶先生积极推动而举行的首届“国际潮州学研讨会”。自此以后,“潮州学”就逐渐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瞩目,成为一门以潮州地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为中心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学问。饶宗颐先生为了促使这门学问的诞生,早在这次会议召开以前,多次在海内外发出呼吁:“有关潮州历史文献和文化学术问题,海外和内地一样,都要进行研究。”1989年11月18日,他在於澳门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上以《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为题做专题讲演时,就特别提到要“发展某些学术研究,才能使潮人传统文化有更加灿烂的成果”。1991年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11届年会暨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饶先生就在大会发言中说:“……以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作为专题进行讨论,从而将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的研究提升到全国性的层次,……”饶先生的这些言论,可以说是“潮州学”呼之欲出的催生剂。自从1993年开过首届国际潮州学研讨会以后,这个深受学术界瞩目的潮州学会议已经先后在香港、汕头、潮州、新加坡、揭阳等地举行过,潮州学的影响不断扩大,潮州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饶先生期望的潮州文化的“更多灿烂成果”,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为了推动潮州学研究的持续发展,饶宗颐先生在发起举办国际潮州学研讨会的同时,又亲自策划创办《潮州学研究》并亲自担任主编。这份学术性很强的刊物于1993年11月创刊,一出生就受到学术界的瞩目。饶先生在创刊号上发表的《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被认为是他几十年来研究潮州历史文化的总结,也是他提出的建立潮州学的宣言。《潮州学研究》已经出刊十多期,每期都在25万字到30万字之间。这大约300万字的潮州学研究成果,其学术含量之高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赏,在推动潮州学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成为凝聚潮州学研究学者、展示潮州学研究成果的一面橱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