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级II型巡航式导弹核潜艇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技术性能
建造厂家:北德文斯克造船厂
水上/水下排水量:13900/18300(t)
长×宽×吃水:154×18.2×9(cm)
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VM-5型压水堆,380MW;2台GT3A型汽轮机,60MW;双轴,双桨
航速:28(Kn)(水下),15(Kn)(水上)
潜深:300~600(M)
人员编制:107人
导弹:现携带24枚SS-N-19导弹;适当时候可能装备SS-N-27飞航式导弹;SS-N-15反潜导弹,从533mm鱼雷管中发射;SS-N-16反潜导弹,从650mm鱼雷管中发射。
鱼雷:4具533mm和2具650mm鱼雷发射管,总共28枚管射武器
水雷:能携32枚
电子战:“有沿帽”电子战设备,电子拦截设备
雷达:“窥控半”或“窥控双”对海搜索雷达,I波段,“击球”火控雷达
声纳:“鲨鱼鳃”舰壳声纳,被/主动搜索与攻击,低/中频;“鲨鱼肋”舷侧阵列声纳,被动,低频;“鼠声”舰壳声纳,主动攻击,高频;“鲨鱼尾”拖曳线列阵声纳,被动搜索,甚低频
通信与导航:极低频/甚低频通信浮标;“活泼泉”卫星通信系统
“奥斯卡”-II型是当今世界上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非弹道导弹核潜艇,代表着俄罗斯巡航式导弹核潜艇的最高水平。其主要特点如下:
(1)特殊的壳体
在已建造的“奥斯卡”级潜艇中,有的采用屈服强度与HY-130钢相当的材料制造壳体,有的则采用钛材制造。
“奥斯卡”级采用了双壳体结构,艇体宽大,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的两舷各约有3米的距离。西方国家曾认为,其双层壳体至少需3枚MK-46型鱼雷才能击穿。
从外形来看,“奥斯卡”级核潜艇酷似水滴形,长宽比近似于8。但该级艇的艉部结构与西方的水滴型有所不同。它有两个锥形艉,两部螺旋桨轴分别从两个锥形艉中斜向伸出。另外,该级艇的指挥台围壳也较高大,舵鳍上有一与D-Ⅳ弹道导弹核潜艇相同的管状结构,用于收放拖曳声纳阵列。
(2)排水量大
O-II型水下排水量达18300吨,与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大体相当(18700吨),仅次于俄罗斯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设计如此之大排水量的主要原因:一是装备较多的武器以提高攻防能力,可执行多种任务;二是提高独立作战能力;三是俄罗斯传统作法,采用双壳体结构。
“奥斯卡”级是俄罗斯第三代巡航式导弹核潜艇,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总设计师先为P·P·普斯蒂采夫,后为Y·L·巴扎诺夫。
经过近20年的努力,苏联时期的巡航式导弹核潜艇发展取得大成就,并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海军构成相当大的威胁。但是,一方面,当时苏联无论是在巡航导弹方面还是在潜艇方面,都既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在70年代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服役,对苏联又构成新的威胁。因此,苏联需要发展新的潜艇。1978年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奥斯卡”级巡航式导弹核潜艇正式开工建造。
“奥斯卡”级巡航式导弹核潜艇的主要使命是攻击美国的航母编队;保护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使敌方攻击型核潜艇难以接近苏联海军的舰队和基地;攻击敌方的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超级油轮、运兵船以及其它有高价值的军辅船和民用船舶。
“奥斯卡”级潜艇共建2型。“奥斯卡”-I型只建2艘,自第3艘艇起艇身加长11米,排水量增加900吨。因此,第3艘艇以后称O-II型。
“奥斯卡”-I型的2艘潜艇已于1996年全部退役。O-II型是目前俄罗斯海军唯一一级巡航式导弹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