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文号:国经贸培[1994]36号
发布日期:1994-1-19
执行日期:1994-1-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1994年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年,改革力度大,财政、金融、投资、外贸等四大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也已展开。为使广大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现将1994年经济和企业干部培训工作意见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任务和重点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和企业干部队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是培训工作的总目标。
培训对象以省市经贸委系统领导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为重点,适当吸收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参加。
培训的形式和方法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讲求实效,鼓励创新。
培训的主要任务是:
——今年培训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是以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四大体制改革为内容开展轮训。轮训重点是使各类经济和企业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及时掌握业已出台的财税、金融、投资、外贸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掌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部署和实现形式。5月底之前,各地区、各部门应组织各培训中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其他各类管理干部在10底之前也应轮训遍。对正在进行各层次、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也必须作相应调整。
——积极推进企业中青年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努力造就一代年轻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内容要兼顾岗位必备知识能力和当前急需的原则,突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贯彻落实财税等四大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内容。培训对象除组织推荐外,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也可吸收具备基本条件、自愿报名人员参加,进行有益尝试。
——在普遍提高企业人员素质的同时,要集中优势力量,选择条件好的基地,突出培养一批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驾驭大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厂长(经理)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逐步形成一个高水平、职业化的经营管理阶层。培训对象以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领导干部及其后备人员为主。培训可采取国内外相结合,或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接受高学历教育等办法。
——积极开辟、充分利用对合作培训和智力引进的渠道,为企业转换机制、进入市场服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资金、技术和智力。选派企业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和有计划地聘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短期工作。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搞好经营管理提供培训咨询服务。
——大力加强经贸委(经委)系统干部的培训。培训各级经贸委(经委)主任和机关处级干部。目前主要培训内容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经济运行宏观管理;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重大改革措施;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体系;贯彻落实《转机条例》和即将出台的《监管条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除国家经贸委组织的培训研讨活动之外,各地区要有计划地组织经贸委系统机关处(县)级以上干部培训,并积极承担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二、逐步实现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建立经济与企业干部培训工作的新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做好调查研究和人才开发工作,掌握经贸委系统干部和企业干部基本情况,对干部的素质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层次的干部进行分类指导。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多渠道地为企业和培训基地提供国内外经济、管理、科技、培训信息。率先引导性地组织举办高层次经济管理培训和师资培训活动。
——加强培训工作的法制建设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训工作新机制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素质的有力保证。加快制定《企业职工培训条例》、《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并积极协同中组部等单位制定《全国干部院校工作条例》。同时,要根据深化企业改革的新要求,制定相应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各地区、各部门也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法规,制定实施细则,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等,使培训工作有法可依,并把干部培训和干部考核、使用、奖惩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完善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建立企业自主培训机制,积极、主动地培训人才和开发人才。企业拥有培训自主权,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职工素质状况,制定培训规划并精心组织实施。企业在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中,要尽快建立培训、聘用和管理的科学制度。除输送部分厂级领导及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培训外,其他各类人员的培训由企业按照需要自行安排。
——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转变办学机制,提高培训水平。经济管理干部院校(培训中心)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管理部门,面向企业,积极引进竞争机制进行内部制度的改革,以多层次、多类型和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直接有效地为经济部门和企业服务。各培训基地的改革都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质量,满足企业需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