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高度重视高校聚集区的建设,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贵州省属高等学校大多数建设在贵阳市城市中心地段,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学校的校园面积大都呈现不断缩小的境地。囿于校园土地的制约,难以给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不利于学校发展。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可是贵州省仅为11.8%。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

●贵阳市新出台《关于支持驻筑省属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以解决驻筑省属高校在中心城区“布局过挤”的问题。
《意见》明确提到,为解决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区布局过于集中,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的问题,贵阳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今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审批时将严格把关,在聚集区范围外不再审批高校新增建设用地规划。对搬迁到聚集区内的省属驻筑高校,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落实扶持、鼓励的优惠政策。老城区高校在异地建设新校后,原校区的土地出让收入,除应上缴和按政策规定提取的相关费用外,原则上用于支持高校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城”范围】按照《意见》的空间布局规划,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园区远景可保证15平方公里高校发展用地。其中,北部片区4.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的用地;南部片区近期规划布局5平方公里,依托环城高速公路、甲秀南路(花溪二道)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全省主要高校整合于此,逐步聚集形成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以扩大花溪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在聚集区范围内或其外围将预留适量用地,用于建设科技研发、高新技术和居住、文化娱乐等相关配套设施,以促进这一区域的综合发展和就业平衡。
【《意见》要求】对各高校引进并落户的院士,以及成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高校,市、区两级政府要从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资金中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要努力吸引国内外优势高校入驻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发展,对入驻创办研究生院或分校的国内一流名校,以及入驻创办民办、民营高校的相关机构,可享受与入驻本地高校相同的优惠政策。
【拉开序幕工程】2009年10月28日,投资14亿的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昨日正式动工,标志着贵阳花溪高校聚集区,暨大学城建设拉开序幕。
坐落在甲秀南路(花溪二道)上的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园,占地总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2011年底建成后,将是全省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大,一次性投资最多的现代化山地园林大学校园。目前该校10个散布在贵阳市的校区,将从蔡家校区开始,逐步搬迁集中到花溪区。
在花溪规划出3200亩地扩建贵州大学的同时,规划聚集区内的花溪区孟关也将规划出7500亩地,建成贵阳市的高校园区,首期工程完工后,将容纳坐落在贵阳的5所高校。
近期建设入驻高校贵州师范大学——2000亩
贵州财经学院——1500亩
贵阳医学院——1500亩
贵阳中医学院——1500亩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000亩
“大学城”规划具体地址花溪区党武乡思丫村、下坝村、翁岗村,规划总用地约7500亩,按照贵阳市规划部门划定的各高校用地红线范围,贵州师范大学占地约2000亩,贵州财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占地均为1500亩左右,贵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占地约1000亩。目前,高校聚集区项目的用地勘界工作已经完成,用地申报相关手续也已上报国土部门审核。
启动和建设纪实1、2010年5月14日消息 日前,贵阳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市规委主任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原则通过《花溪高校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7个项目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