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民用空调工程。大型板式显热型热回收装置也可用于工业空调工程。

二、产品选用要点

1. 板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主要控制参数为风量、静压损失、出口全压、输入功率、内部漏风率、外部漏风率、回收效率、噪声等。

2. 板式能量回收装置属显热回收装置,其通常由光滑的金属或非金属塑料板装配而成,形成基本的波纹板交叉叠积平面通道。板间一般形成△形,U形或∩形截面,在一定的设备体积条件下,气流与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

3. 板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装置名义风量对应的热交换效率值不低于表2的要求。

表1 板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名称

要求

带风机的装置

不带风机的装置

1

启动与运转

检查零部件状况:无松动、杂音和发热等异常现象

2

风量

≥名义值的95%

静压损失

≤名义值的110%

出口全压

≥名义值的90%

输入功率

≤名义值的120%(输入功率≤30W)

≤名义值的110%(输入功率>30W)

3

内部漏风率

≤名义值+1%,且≤10%

4

外部漏风率

≤3%

5

能量交换效率

≥名义值的90%,且满足表2的要求

6

凝露

室内外壳不应有凝露水外滴

7

噪声

≤名义值+1dB(A)

表2 板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效率要求

回收效率(%)

制冷

制热

>60

>65

注:表中各性能及参数试验方法见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4. 装置属于静止式热回收器,一般情况,新风、排风交叉污染和泄露量小于等于5%。

5. 换热隔板间两侧气流的流向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交叉流和逆流,交叉流式通常应用较为普遍,但热回收效率略低;逆流式应用较少,热回收效率较高。

6. 板式能量回收装置进、排风口处宜采用粗、中效两级过滤。

7. 为保证装置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设计应考虑能量回收装置冷凝水(冬季排风侧、夏季新风侧)的排放和冬季的防霜冻措施。

8. 新风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0℃,否则,排风侧会出现结霜。新风温度低于-10℃时,新风在进入装置之前,应进行预热。

9. 装置的选用还应满足其他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三、施工、安装要点

1. 装置抵达现场安装前,应对其型号、规格以及性能等进行核验,设备铭牌上应有装置名义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参数。

2. 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新风、排风之间交叉渗漏风的监测调试。

3. 装置所连接风管的重量不得由其承担。

四、执行标准

产品标准

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工程标准

GB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通用规范》

五、相关标准图集

06K301-1《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

06K301-2《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