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一般用于有一定湿度要求的空调系统,如旅馆、办公楼、纺织厂等一些大型空调系统。
二、产品选用要点
1. 转轮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主要控制参数为风量、静压损失、出口全压、输入功率、内部漏风率、外部漏风率、回收效率、噪声等。
2. 转轮式能量回收装置核心部件为转轮,根据转轮芯体的不同材质,转轮能量回收装置可用于显热或全热回收。
3. 转轮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装置名义风量对应的热回收效率值不低于表2的要求。
表1 转轮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名称
要求
带风机的装置
不带风机的装置
1
启动与运转
检查零部件状况:无松动、杂音和发热等异常现象
2
风量
≥名义值的95%
静压损失
—
≤名义值的110%
出口全压
≥名义值的90%
—
输入功率
≤名义值的120%(输入功率≤30W)
≤名义值的110%(输入功率>30W)
3
外部漏风率
≤3%
4
能量交换效率
≥名义值的90%,且满足表2的要求
5
凝露
室内外壳不应有凝露水外滴
—
6
噪声
≤名义值+1dB(A)
表2 转轮式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效率要求
类型
回收效率(%)
制冷
制热
焓效率(全热回收)
>50
>55
温度效率(显热回收)
>60
>65
注:表中各性能及参数试验方法见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4. 转轮式能量回收装置适用于排风不带有害物和有毒物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宜布置在负压段。
5. 转轮式能量回收装置新风、排风交叉污染和泄漏量通常在0.5%~10%之间。为降低转轮的污染和泄漏量,当新风、排风间存在一定压差时,在转轮内通常设置有一个双清洁扇面,可使新风、排风间泄漏减小至0.013%以下。为保证转轮双清洁扇面的正常工作(新排风之间相互渗漏量低),新风侧风压应比排风侧风压至少大200Pa。
6. 为保证回收效率,要求新、排风的风量基本保持相等,最大不超过1:0.75。如果实际工程中新风量很大,多出的风量可通过旁通管旁通。
7.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应用时,必须对转轮芯体内是否会结霜、结冰进行校核。一般认为,若(t11+t21)/2≥0℃(t11排风进口温度,t21新风进口温度),则不会发生结霜、结冰现象。
8. 为防止转轮热回收器霜冻,在新风出口侧应设置温控装置,自动控制新风阀的关闭或预热器的开启。
9. 装置的选用还应满足其他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三、施工、安装要点
1. 为避免转轮长期不用时由于吸湿不均产生转轮的不平衡,转轮宜设有定时短期运行的启停装置。
2. 装置抵达现场安装前,应对其型号、规格以及性能等进行核验,设备铭牌上应有装置名义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参数。
3. 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新风、排风之间交叉渗漏风的监测调试。
四、执行标准
产品标准
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工程标准
GB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通用规范》
五、相关标准图集
06K301-1《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
06K301-2《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