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宝轮寺,一名“白崖寺”,位于重庆市古镇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崖山,面对嘉陵江,因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现存寺内“大雄宝殿”的四个汤金大字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人文历史据《巴县志》记载,宝轮寺始于唐,后为北宋咸平年

间(宋真宗年号,998--1003)建,寺中殿宇恢宏,历史悠久但保存完好。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建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发为僧隐避于宝轮寺,天王殿墙上有“龙隐禅院”四个大字。因明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清人对此寺赞曰,“拨云寻古寺,崖破洞重开;踏遍空王界,深篁草莱”。
建筑艺术寺内“大雄宝殿”为明代宣德七年建筑,寺中只有大雄宝殿的殿柱直

径最大,约两人合抱的树径般大小,而其余殿宇的柱子直径不过一尺大小。大雄宝殿的建筑内外结构未用一颗铁钉,均采用全木结构。殿中两桩刻有盘龙抱柱,栩栩如生。最奇之处是两柱础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许,一柱凹下几寸,但两柱平衡。历时千年之久,全殿无歪斜之影。大雄宝殿佛爷座像前有一井,可通嘉陵江边的“九石缸”,曾有人以鸭投入井内,事后在“九石缸”发现,然而此井在平时是用石鼓盖上的,由此可见宝轮寺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