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京江苏路江苏路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内的一条道路,呈西南—东北—西北弧形走向,西南到莫干路圆环,与宁海路、莫干路、牯岭路交汇,北到宁夏路,沿线首先在东侧与西桥交汇;其次仍在东侧与大方巷交汇;然后在江苏路圆环,与山西路、宁海路、颐和路、 珞珈路以及四卫头交汇;最后在西侧与赤壁路交汇。

该处原是南京城北部一片荒地,1930年代该路以西地区根据首都规划建成高级住宅区,绿化良好,大多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楼房。现已列为民国建筑保护区。该路东侧地块已经陆续改建,包括从附近的山西路迁来此处的一座基督教堂。

这条马路有3路公共汽车。名人故居15号,陈布雷旧居,列为重要近现代保护建筑

19号,杨公达旧居

21、23号,薛岳故居,列为重要近现代保护建筑

27、29号,熊斌故居

33号,张笃伦旧居

39号,南京市第六区区公所

青岛江苏路江苏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马路之一,南北向穿过青岛老市区,南起太平路,与广西路、湖南路、沂水路、龙山路、齐东路、伏龙山路、莱芜一路、苏州路、观象一路交汇,北抵胶州路及热河路路口,全长1361米,宽15米,全路段有两处大坡,坡度较大。

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俾斯麦大街(Bismarck Straβe),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已改名江苏路。今天街道两侧还保留不少当年的德国建筑。特别是江苏路中段15号位于一个小丘上中世纪城堡风格的江苏路基督教堂,最具有代表性。

基督教堂北面,隔墙相望的是江苏路17号,民国时期,曾是青岛保安总队的队部。

基督教堂正西面的江苏路12号,建于1908年,原来住的是胶澳总督的助理,老百姓称之为"二提督楼",后作为青岛保安总队队长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曾长期作为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办公楼。

基督教堂西北角,是青岛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医院,曾是总督医院,日占时期分为陆军医院与疗养院,后叫同仁会医院。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医学院,这里作为附属医院,青岛人叫它"山大医院",1958年山大已迁走,老青岛还叫它"山大医院",现在实际的名称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中的老建筑里仅存有几座附属建筑了。

它的东面曾是青岛医学专科学校,1946年合并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后又曾作为护士学校,旧楼也已拆除了。

上去长长的大坡,东边的江苏路27号是日本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官邸,日本人在青岛建的私人住宅中,这是面积最大的,也是设备最豪华的,它有一个很大的日式园林,楼前园内有停车场。日本军方,兴亚院与领事馆三方首脑多次在这里开秘密会议。

再走过去时青岛有名的"六路口",也被很多住在附近的人称做"三角地",江苏路在这里与观象一路、苏州路、伏龙路、齐东路、龙山路相会,上下起伏,左右跌宕,成为一处景观。

上海江苏路江苏路是中国上海市长宁区东部的一条南北向干道,在1943年以前名为忆定盘路(Edinburgh Road),属于上海公共租界在沪西的越界筑路。开辟1906年,工部局越界填浜筑成这条南北向马路,北起白利南路,南至海格路。全长1649米。路名得名于苏格兰首府、历史文化名城爱丁堡。特色此路开辟后,沿路陆续建成许多西班牙式庭院住宅或花园式别墅,成为沪西住宅区的组成部分之一。交汇道路(由北向南)长宁路

武定西路

愚园路

宣化路、东诸安浜路

安化路

利西路

延安西路

昭化东路

华山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