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条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问刑条例》是《大明律》的子法律

由于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不可更改,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法律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为适应社会的需要,矫正《大明律》不可更改的弊端,在明朝中期以后,条例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法律形式。随着条例地位作用的日渐重要,条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出线了前后混杂矛盾之弊,需要对条例进行整理和修订。于是在弘治13年(1500年)整理修订了279条条例,颁行天下,“永为常法”,这就是《问刑条例》。

其后,在嘉靖、万历年间都对其进行过调整。

《问刑条例》颁行后,“律例并举”开始盛行,尤其是万历13年(1585年)将条例附于《大明律》之后,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新体例。这种体例被清律继承。

——《中国法制史》188页曾代伟主编 法律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