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
一、[元](约公元一三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允升,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年七十二岁。元末(公元一三六七年)举乡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明初,召为翰林学士,与修女诫。请老归,卒。升于五经皆不旁注,于易尤详。著枫林集十卷,《四库总目》另有前图二卷,传于世。
(1299—1370)
朱元璋苦战20多年,在南京即了皇帝位。朱升,那个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著名建议的人,他的好日子似乎正要开头,这时,他选择离开。
果然,朱升离开南京后,南京有了血腥之灾。朱元璋在20年不到的时间里,由于看到功臣占据高位,儿孙十分文弱,为保万代江山,先后杀死、毒死、逼死刘基、徐达等功臣。
晚年,朱升在远离南京的休宁老家,写了一首临终诗:“留心垂半世,藏体付千年。海内风尘息,城南灯火偏。亲朋何用哭,含笑赴黄泉。”
二、[唐]画工。生卒不详。文宗大和三年(八三0)南诏破成都,朱升和韦乙奴等被掠到了南诏,因“画云龙称善”,呼为“工巧儿”。火和五年(八三二),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去南诏索还所虏工匠,指明要朱升及另外五名金银匠放回。
二、[清]字日如,号新庵,浙江长兴人。能诗文,工书画,墨竹尤妙。《长兴县志》、《浙人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