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凤诰
[清](一七六O年至一八三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一七八九年)进士,授编修。超擢侍读学士,提督广西学政。官至吏部右侍郎,以罪戍齐齐哈尔。释回,给编修。道光元年,因病回籍。道光十年,病逝于扬州。凤诰工古文,著有《存悔斋集》传于世。
相关作品:著有《杜工部诗话》、《五代史补注》、《存悔斋集》,参与纂修《高宗实录》。
字丞牧,号金门。清代江西萍乡人。家境贫寒,勤奋好学。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迁升为侍读学士。五十七年受任广西学政。嘉庆五年(1800年)充任湖北乡试正考官。翌年主持山东乡试,随即受任山东学政。任职期间(1801~1804年),以学识取人,发现、培养了不少博学多闻之才,其中科场文馆中扬名者不计其数。后迁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嘉庆十一年(1806年)迁为兵部侍郎,十月,调任吏部侍郎科修。著有《杜工部诗话》、《五代史补注》、《存悔斋集》,参与纂修《高宗实录》。
嘉庆九年(1804年)七月,刘凤诰山东学政任满离职时,山东巡抚、书法家铁保等人设宴于济南大明湖沧浪亭为其送行,席间刘凤诰赋得吟颂济南景色的联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铁保手书,刻为大明湖铁公祠楹联,至今传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