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计委于1989年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国家级高科技研究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为浙江大学。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实验室根据国民经济对自动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本着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的原则,以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系统工程与优化、以及机器人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力求缩小工业控制领域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提高大型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自建成以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九五和十五攻关、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研究课题近百项,获国家和省部委科技进步奖20 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实验室通过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法国洛林信息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国际知名的自动化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实验室将进一步面向国家需求,面向学术前沿,不断开拓进取,力争取得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验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实验室工作访问。

研究人员现任领导

主 任:褚 健教授(浙江大学)

副主任: 张宏建 教授(浙江大学)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何毓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

孙优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卢 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蔡鹤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 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庄松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

王子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柴天佑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

王天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褚 健教授(浙江大学 )

陈 杰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贾英民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钱 锋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吴 敏教授( 中南大学)

吴铁军教授(浙江大学)

周东华研究员(清华大学)

固定人员

姓 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曹一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

进化计算理论和应用、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分布式智能系统理论

陈积明

副研究员

传感器网与工业通讯

褚 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自动化仪表、智能机器人

戴连奎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业过程在线分析,炼油过程统计控制,先进过程控制

董道毅

副研究员

控制科学,量子控制

冯东芹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业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及其标准化,智能化仪器仪表

黄志尧

教授、博士生导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过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装置

金建祥

研究员

分布式控制系统,工业数字数据通信技术及其标准化,智能化仪器仪表

李 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物传感器、神经信息处理

李劲松

教授

数字医学工程,临床过程建模与优化,医院信息化、智能化

李 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工程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微小型旋翼无人飞行器导航与控制,城市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

梁 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工业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工业过程的建模、优化与控制,聚合反应过程监控

刘兴高

副教授

化工过程的建模优化与控制、化工过程统计建模与预报监控

卢建刚

研究员

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

毛维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棒控制,解耦控制,时滞系统分析与综合,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与控制

牟 颖

教授

生物医学仪器及技术

钱积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荣 冈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据挖掘与校正,智能工厂的虚拟现实,企业级控制理论与应用

邵之江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工业生产过程操作优化,大规模过程系统模拟与优化,网络化工业监控

宋执环

教授、博士生导师

过程建模与故障诊断,企业综合自动化,无线自动化网络

苏宏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控制理论与应用,复杂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先进控制软件开发及应用

孙优贤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工程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理论与方法

王 宁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自然计算与生物信息学,智能控制、智能系统与智能机器人,工业过程计算机控制与优化

王树青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系统性能评估与故障诊断,企业计算机综合集成控制技术,生化过程自动化技术

王文海

研究员

工业自动化,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平台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产业化与应用推广

王 智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协同感知与组网、移动感知系统、工业通信与网络

韦 巍

教授、博士生导师

智能控制和智能系统,机器人学和先进制造控制技术,磁悬浮控制

吴 俊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计算机控制系统,线性鲁棒控制,化工过程建模与优化

吴铁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智能机器人控制

熊 蓉

副研究员

运动建模与控制,环境感知与建模,多智能体协作

杨春节

副教授

工业过程节能优化控制技术、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张宏建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相流参数检测方法,智能检测技术,先进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方法

张武明

副教授

化学与生物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与芯片、生物大分子的进化设计

周建光

教授

分析化学、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

周泽魁

教授、博士生导师

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注:以上人名按拼音排序

研究方向控制理论研究

重点支持变结构控制、多模型鲁棒镇定、大时滞系统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智能控制等控制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建模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研究

重点支持现场总线技术、智能化仪表、工控网络技术、新型检测技术、测试系统、可靠性技术等理论研究、技术和设备开发。

系统工程与优化研究

重点支持实用优化方法与技术、决策支持、供应链、神经元网络、数据校正、信息挖掘技术,以及企业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等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

机器人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智能机器人系统、多智能体系统、实时模式识别与行为系统、实时规划和推理、微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等课题研究。

研究设备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研究设备,用于支持上述方向的研究。主要仪器有:— 网络测试仪

— 光纤工程套件

— 温度湿度试验箱

— 数据综合处理系统

— 机械振动台

— 三自由度机翼实验系统

— 动态信号采集系统

— 四级倒立摆系统

— 综合分析仪

— 工业机器人PUMA500

—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 智能机器人Pioneer2DX-8

同时,实验室自制了一批研究设备,主要有:

— 填料塔热交换实验装置

— 气垫式流浆箱实验装置

— 反应釜多变量温度实验装置

— 多变量液位试验装置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开发装置

— 制浆造纸大型装备自动化装置

— 基于EPA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模拟实验装置

— 复杂工艺系统虚拟现实平台

— 油气水多相流实验平台

— 小型足球机器人系统

— 自然水、矿化水、纯(净)水柔性生产系统

大事记 l 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批准(计科技函[1989]32号,附件一序号44),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0万美元,筹建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l 1995年9月15日,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小组对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

l 1998年4月16日,李鹏委员长前来国家工程中心和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视察,并作重要指示。

l 1998年5月9日,国家计委委托国家教委对教委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国家级评估。对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三年的运行、在研究方向、科研成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绩,给予一定的肯定,并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l 2000年3月19日,浙江省省长柴松岳视察工程中心和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l 2000年5月3日,省人大主任李泽民视察浙大工程中心和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l 2000年6月18日,李岚清副总理、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浙江省省委书记张德江陪同下,来国家工程中心和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视察,并作重要指示。

l 2002年3月15日~3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部对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五年的成绩进行了评估,对实验室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l 2003年,实验室利用“教育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着重建设控制理论研究试验中心和测试技术与抗干扰试验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