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湖南永顺人李昌(1914- ) 原名雷骏随,湖南永顺人。1928年,离别家乡,先到同济、上海读中学,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深造。
1935年冬,震惊全国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了这一英勇的壮举。1936年1月,中共北平市委领导平津学生,组织南下宣传团,向冀中平原挺进。李昌、于光远、杨学成等就在这个宣传团的先遣大队。他们徒步北方冰雪原野,一路撒下抗日的种子. 1936年2月,他们及时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李昌任大队长。从此,清华民先大队成为坚强的组织,被誉为英勇的“少壮派”,4月,李昌在清华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团组织委员。5月,根据党中央“关于共青团员一律转党”的通知,李昌成为清华党支部的党员。之后,积极参加组织“拥护二十九路军抗日”等活动,团结救亡组织抗日救国。
1937年5月,北平党组织派黄敬与李昌去延安参加党中央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除参加大会外,还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对北方青年发表的谈话”。回到北平,与黄敬等同志,立即组织青年学生“西山露营”,抓紧宣传时局和学习军事等活动。1937年7月7日,发生了芦沟桥事变,二十九路军奋起抗击。与北平市委的负责人一起,组织战地服务团,开展抗日支前活动。1938年8月,他化装为八路军军官,随周恩来去延安。再次来到延安这个革命圣地。李昌热血沸腾,与突破层层封锁,徒步八百里秦川来参加革命的男女青年一起学习、生活,心中感到莫大的欣慰。11月,西北青年救国大会召开,各青年组织在延安共同组织了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李昌任办事处副主任。后又任中央青委组织部长,晋西北兴县县委副书记,豫鄂边区礼山县委书记,区党委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枣阳中心县委书记,中原民主建国大学教育长,晋察冀四纵队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他回到北京,任北京市青委书记,华北团委书记,后又任团中央书记、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50年代末,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60年代初,李任中央对外文委副主任、党组书记,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他是一届人大代表,党的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五届人大常委。党的十二大会上,李昌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福建福州人李昌,男,1958年11月生,福建福州人。福建省漳州175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学术成果“核风湿镇痛汤加小剂量甲氨喋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获1996年全军科技成果四等奖;发表《不同剂量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雷公藤对机体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Mr与高血压病左房受累观察》、《倍他乐克与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的对比观察》等纫余篇论文,其中8篇获得省、市优秀论文奖有1篇论文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情报中心医学部收录,在治疗心内科尤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取得的业绩于1996年被收录在《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与人才名典》、《世界名医大全》、《中国医药人才名录》、《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系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