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潜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汉置。

秦属鄣郡地,西汉初属楚王国,旋属荆王国,后属吴王国。景帝前元三年 (前154)属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废江都国,属丹阳郡地。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置於朁县,属丹阳郡,县治即今浙江临安市於潜镇。东汉时改於朁为於潜。

南朝陈祯明元年(587),於潜改属钱唐郡。隋作於灊,属杭州。

唐武德七年(624),于於潜县置潜州,领於潜、临水(临安市城区)两县;武德八年废潜州,临水县并入於潜县,仍属杭州。

五代、北宋於潜县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改省直辖。民国3年设道,属钱塘道。民国16年废道,又改省直辖。民国24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至34年,为专署驻地。民国36年5月改省直辖,10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8月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29日,於潜县解放,属临安专区。1953年临安专区撤销,改属嘉兴专区。1955年划归建德专区。1958年11月并入昌化县,属嘉兴专区。

道教传说道家名山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五十七福地 柱山 在杭州於潜县[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