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6月,由原物理系和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优化整合而成。现有物理学(师范)、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00余人。物理学专业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理论物理学科现为校重点建设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物理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院立足“学、研、产”有机结合,培养合格的师资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地方教育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2006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2”中韩联合办学获教育部批准,并于当年正式招生,开始了国际联合办学。中韩联合办学采用两年在国内学习,两年在韩国建国大学学习的方式,毕业时授予中韩双重文凭,包括双学士学位。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师6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3人,硕士(含在读硕士)30人。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2人获教育部“曾宪梓教师奖”,有2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2人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9人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校“教学标兵”2人,系级“教学标兵”3人。另有兼职教授5人。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1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住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有50多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设有基础物理、理论物理、电子电工、光电信息、电气与测控技术等5个教研室和物理、电工电子2个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500多万元, 实验中心面积15000多平方米。实验中心设有“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演示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室”、“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EDA实验室”、“测控技术”、“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等30个实验室,1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学院建有 “理论物理”和 “电子与信息技术”2个校级研究所。
学院一贯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曾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和江苏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2006年学院被评为校“党建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3级(4)班和2004级(4)班先后获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称号,2005级(5)班、2006级(3)班、2007级(3)班先后获院“周恩来班”创建奖。2005级(5)班和2007级(3)班先后荣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