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因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了表示前向散射与后向散射的对称性,在研究散射问题时,引入了不对称因子。

不对称因子定义为散射角余弦的加权平均值,值域为[-1,1]。

不对称因子同时也是相函数的一阶矩,在辐射传输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各向同性散射情况,由于辐射在所有方向的分布是相同的,不对称因子为g=0(比如瑞利散射的情况)。

当相函数的衍射峰变陡峭时,不对称因子增大。

如果相函数峰值出现在朝后的方向(90°~180°),则不对称因子可为负值。

对于很强的后向散射,不对称因子接近-1。

对于 洛伦兹-米 类型的粒子,它的相函数在0°散射角普遍有尖峰,所以不对称因子表示了前向散射的相对强度。对于很强的前向散射,不对称因子接近为+1;

也就是说,不对称因子用于描述前向散射和后向散射分别占有的份额。

对于实际大气,通常认为大气在水平方向是均匀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向上和向下的辐射的不同。这时不对称因子也可用于表达向上和向下辐射流的近似,即二流近似。

卫星接收到的辐射基本上是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的后向散射。

上述全部内容参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