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学发展和地方政府政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区域科学发展和地方政府政策

作者: 梁晓青著

出 版 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1]出版时间: 2009-10-1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511204356

定价:¥38.00

内容简介《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予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梁小青,民建会员,1968年生于汉川,1981年到武汉,1997年到荆门至今,硕士,副教授,鄂中地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与荆楚理工学院合办)。2006年在马来西亚英迪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年当选荆门市政协委员,2003年届中当选市政协常委至今。 2002年始,以荆门市为例,长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湖北思想库课题”等省级、市级课题6项。

目录第一章科学发展目标确定的基础:科学发展模式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和科学发展模式涵义

一、可持续发展涵义及其理论模型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一般模式研究和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分类

三、科学发展模式涵义

第二节科学发展模式的地方政府实践探讨

一、选择科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困难

二、地方科学发展模式四种选择取向

三、不同发展基础的地方政府对科学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二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能力评估

第一节区域文化

一、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第二节发展现状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

二、城区与乡村

三、经济结构与工业化“新”的程度

四、财政收入

第三节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一、自然动力

二、经济动力

三、创新动力

第三章对照科学发展观的外部环境审视

第一节外部环境审视焦点:优势鉴别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类型

二、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节外部环境审视结晶:发展定位

一、城市发展定位误区及原因

二、城市发展定位“路线图”

第三节荆门外部环境审视与发展定位

一、荆门在全国的定位

二、荆门在“中部”的位置

三、荆门在湖北省的定位

四、荆门发展定位的思考

第四章科学发展目标的初步确定

第一节SWOT分析法:目标制定的基本方法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威胁

第五章地方形象设计与形象竞争力培育

第六章围绕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七章城区竞争力建设

第八章绿色制造:新型工业化微观探讨

第九章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室观“抓手”

第十章统筹城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章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