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棘颈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生活习性笨棘颈螽成虫出现在盛夏,可一直延续到8-9月,寿命2-3个月(不算卵期)。

笨棘颈螽(图1)

它们常出没于丘陵或山地的乱世、野草及缝隙之中。性情凶猛,通常张开那骇人的下颚示威,受惊时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会使劲鸣叫示威。它们还常常大摇大摆地横穿公路。

体形特征雄性体长

笨棘颈螽(图2)

约35mm,雌性40mm 体形粗壮肥硕,偏大。雄性翅膀短小,透明,隐藏在颈部底下,只有鸣叫时才会露出,靠摩擦翅膀上的发生器鸣叫以吸引雌性;雌性翅膀同雄性一样,与其它种类螽斯不同的是,雌性也会鸣叫,雌性产卵管粗短,呈镰刀形。体色通常为褐色或棕色,腹部、颈部略带橘色条纹。六肢短粗,最明显的是大腿,较其他螽斯更为短,且不擅跳跃,故称“懒螽”;头部较腹部偏小,触须黑色,较其他螽斯偏短、粗。该虫城市中几乎没有分布,只在森林、草原及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如:北京与河北北部及内蒙古、甘肃一带。

交配过程雌性一般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进行交配。交配前,雄性会为了吸引雌性注意而连续地、不间断地鸣

笨棘颈螽(图3)

叫,它们互相用触角触碰,之后,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后背,生殖器与雄性的对接。与其他螽斯类一样,雄性开始收缩腹部排出精托,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左右。精托排出后,雄性独自离开觅食以补充体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会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获得营养。若交配时不慎分离,则会重新交配。

产卵孵化交配后3-14天雌性就会产卵,产卵时用嘴在植物的茎上咬开1个洞,再把镰刀状产卵器插入洞中,并排

笨棘颈螽(图4)

出卵粒。一只雌虫一次可产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呈褐色。

卵在自然条件下开始孵化,次年夏天一龄幼虫破土而出倒挂在植物上利用重力进行第一次蜕皮。每只颈螽需经历几次蜕皮后才可变为成虫,每蜕一次皮,身体都会长大一些。最后一次蜕皮长出短小翅膀,约3-5天后雌、雄颈螽性成熟,开始相互鸣叫。[1]

(图片地址:图1[2]、图2[3]、图3[4]、图4[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