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名:仁慈的耶稣 或译 求主垂怜
现代著名音乐剧作家安德烈·洛伊·伟伯的 "Pie Jesu" 又名“安魂曲”,是他为他当时的爱妻莎拉·布来曼量身订做的曲子,也是为了纪念一些因战火而失去家庭的孩子
歌词完全是意大利文写的
Pie Jesu
Pie Jesu, Pie Jesu,
Pie Jesu, Pie Jesu,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Dona eis requiem,
Dona eis requiem.
Agnus Dei, Agnus Dei,
Agnus Dei,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Dona eis requiem,
Dona eis requiem.
Sempiternam, sempiternam requiem.
大概翻译成:
慈爱的耶稣
将罪恶洗净
让他们安息
上帝的羔羊
赐予永恒的和平
Pie Jesu 求主垂怜(选自Andrew Lloyd Webber 安魂曲)
除了音乐剧,韦伯谱写的《Pie Jesu 安魂曲》(求主垂怜)也是一部杰作。
1985年韦伯的父亲去世时,为了表示纪念,韦伯写了此首严肃的安魂曲,除了纪念父亲外,韦伯同时想证明了自己也可脱离通俗的音乐,来写一首严肃的古典音乐。因此其安魂曲在他的作品中堪称最趋于传统的音乐的创作。
安魂曲是弥撒曲的一种,属于宗教音乐,这种曲式是乐队演奏和人声咏唱的典范结合,唱词一般固定地选自圣经里面的几段经文。历代都有大作曲家倾注心血在这种曲式上,但当代作曲家创作安魂曲的不多。
可能是韦伯的音乐剧名头太大,反而他的这部当代最为杰出的安魂曲反而不显了。一如他的音乐剧的动听,韦伯的《Pie Jesu 安魂曲》亦非常悦耳,同时又不失弥撒曲本身的庄严。
其中一段女声和童声的合唱成为其前妻莎拉·布来曼(Sarah Brightman)的保留节目,经常在个人演唱会上作为压轴节目。
韦伯的这首《安魂曲》我最早听到的是Charlotte Church的版本,选自她的成名专辑《Voice of an Angel》,那时只有12岁的她演唱非常有感染力,另外Charlotte Church恰恰是在11岁的时候凭借这曲"pie jesu" 在英国的一个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当时她和另一位美国小童星Billy Gilman可以称得上是金童玉女。可惜成名后的她经历了一系列负面新闻现如今改走流行和摇滚路线,当年的清纯少女形象早已不复存在了。前几年英国肯特郡又涌现了一位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清亮高吭的嗓音再一次风靡全球,但似乎现在也长大了正面临转型的困扰,这是题外话了。
(PS:西方人传统的圣诞歌曲一半是儿歌,另一半就是宗教歌曲,旋律都非常动听。)
2008年13岁的英国小男孩安德鲁·约翰斯顿(Andrew Johnston)再次用天籁般的嗓音演唱此曲,震撼《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节目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