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又称为光反射通路
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为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Edingger-Westphal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瞳孔扩约肌。
瞳孔光反射是光线刺激引起瞳孔缩小,光反射传导通路任何一处损坏均可导致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正常瞳孔的大小与年龄、生理状态、屈光、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 1岁以内的婴儿瞳孔最大,其次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后随着生长发育,瞳孔会逐渐变小。近视眼瞳孔大于远视眼;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表现为惊恐不安、疼痛时,瞳孔会扩大;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表现为深呼吸、脑力劳动、睡眠等,瞳孔会变小。 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平均为2.5— 4毫米,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亮光下可缩小,光线暗的环境下可略增大。如用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眼险分开露出眼球,用手电筒光照射瞳孔,瞳孔立即变小,移开光源或闭合双眼,瞳孔即可复原。观察时要用聚光集中的电筒,对准两眼中间照射,观察对光反射,再将光源分别移向双侧瞳孔中央,观察瞳孔的直接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在光照下,引起孔径变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如光照另一眼,非光照眼的瞳孔引起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视近物时,因调节和辐辏而发生的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系大脑皮层的协调作用。观察是要注意对光反射是否灵敏,当用手电筒照射瞳孔时,其变化很小,而移去光源后瞳孔增大不明显,此种情况称为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当瞳孔对光毫无反应时,称为对光反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