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释义箫涩(萧瑟) xiāosè

义项一:拟声词,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苏轼《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元·许有壬《太常引》词:“红衣缥缈,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曹操 《观沧海》步出夏门行 之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义项二:形容词,形容景色凄凉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九辩》

唐·杜甫《北征》诗:“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义项三:形容词,稀疏。

唐·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