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蓟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

茶黄蓟马

所属分类:

食叶害虫

分布:

茶黄藓马是中南、西南茶区重要的芽叶害虫,近年来在江苏、山东等银杏产区开始危害银杏。

病原菌:

茶黄藓马是中南、西南茶区重要的芽叶害虫,近年来在江苏、山东等银杏产区开始危害银杏。

病原菌形态与生物特征:

雌成虫体长0.9mm,体橙黄色。触角暗黄色8节。复眼略突出,暗红色。单眼鲜红色,排列成三角形。前翅橙黄色,窄,近基部具1小浅黄色区,前缘鬃 24根,前脉鬃基部4十3根,端鬃3根,其中中部l根,端部2根,后脉鬃2根。腹部背片第2—8节具暗前脊,但第3—7节仅两侧存在,前中部约l/3暗褐色。腹片第4—7节前缘具深色横线。卵浅黄白色,肾脏形。若虫初孵化时乳白色,后变浅黄色,形似成虫,但体小于成虫,无翅。 茶黄蓟马在山东郯城、江苏邳州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缝隙、枯枝落叶层和树皮缝中越冬。次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后扩散到银杏叶背面取食井产卵。卵产于叶背面叶脉处。初孵若虫在嫩叶背面取食,3龄若虫不再取食,钻入土壤缝隙及枯枝落叶层或树皮缝处化蛹,3龄若虫脱皮后即为蛹(4龄若虫)。成虫在叶背面和正面均可取食。茶黄蓟马在银杏叶片上,一般于5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这是第l代的危害期;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即为第2、3代的危害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世代重叠;9月初虫量消退,为第4代陆续下地化蛹的时期。

为害部位:

新梢和叶片

症状:

该虫主要危害银杏幼苗、大苗及成龄母树的新梢和叶片,常聚集在叶背面吸食嫩叶汁液,吸食后叶片很快失绿,严重时叶片白枯导致早期落叶。

发病规律:

1

传播途径:

该虫主要危害银杏幼苗、大苗及成龄母树的新梢和叶片,常聚集在叶背面吸食嫩叶汁液,吸食后叶片很快失绿,严重时叶片白枯导致早期落叶。

治理措施:

①4月下旬在地面和树干喷速灭杀丁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成虫上树危害。 ②5月中下旬,叶片上开始出现茶黄蓟马时,对树体喷药防治。6月中下旬喷第2次药,7月中下旬虫口密度最大时喷第3次药,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用速灭杀丁3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