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渠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公园内,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渠上建有小桥八座,形式各异,以连通两岸。另有流碧榭、真趣亭、不系舟、玉琼祠等园林建筑,或傍水而筑、或跨于渠上,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山水长卷茵晋祠之所以形成自由分散的布局方式,与智伯渠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从山门至圣母殿的主轴线与渠水交汇于会仙桥,由此水陆两组不同的空间流线相辅相成,勾勒出晋祠独特的园林空间风貌。智伯渠始于战国初年。它的拦河坝原来是为壅水攻城作战修筑的①[注:郦道元在《水经·晋水注》中记载着:“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于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三十里,晋祠东北十里,汾水之滨。]。《水经·晋水注》对这项工程的说明中最可注意的是“防山以水之”、“蓄以为沼”和“其渎乘高”,的几点。防山,是在山谷拦河筑坝。坝筑成后,上游即形成蓄水库,这就是所谓的“沼”。蓄水后,库内水位升高,这时要开渠从库内引水,渠道位置自然较高,“其渎乘高”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正因为“乘高”,才有利于引水东下,水攻晋阳城。壅水灌晋阳是公元前四五三年的事情,战后若干年劳动人民“踵其遗迹”加固大坝,开渠引水灌田,变水害为水利,创造了原始的有坝取水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