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背溪文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城背溪文化

80年代初期,在湖北种归柳林溪和宜都城背溪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的文化被称为“城背溪文化”。除了石器以外,城背溪文化还发现了以夹砂红陶为主的陶器,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掺炭或掺骨未的红陶以及磨光黑陶等,也占有一定比例,陶器上的纹饰以浅细绳纹为主,此外有线纹、戳印纹、锥刺纹、刻划纹等,也还有少量彩陶。器物形制比较简单。这种文化分布在长江岸边或临近长江的山头上。城背溪文化是作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区域文化代表之一的大溪文化的先导,所以有人又把它称为“前大溪文化”。这种文化在湖南石门县皂市遗址的下层也有发现,其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