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鲨齿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假鲨齿龙(属名:Shaochilong)是鲨齿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乌梁素海组(Ulansuhai Formation),地质年代为白垩纪中期(土仑阶),约9,200万年前。模式种是毛儿图假鲨齿龙(S. maortuensis),过去是吉兰泰龙的一种,在2009年被建立为新属。

假鲨齿龙的属名是将普通话的“鲨齿龙”直接音译为英文。为了避免与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产生混淆,中文翻译为假鲨齿龙。

发现与研究历史假鲨齿龙的正模标本(编号IVPP V2885.1-7)包含:上颌骨、顶骨、六节尾椎,都来自于同一个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标本。在1964年,中国科学家在蒙古国发现了这个标本,并命名为毛儿图吉兰泰龙(Chilantaisaurus maortuensis)。在2000年代初期,先后有科学家提出这个标本不属于吉兰泰龙,可能是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这个标本被非正式地命名为阿拉善龙("Alashansaurus"),但没有被正式的叙述,状态为无资格名称。

在2009年,斯蒂芬·布鲁萨特(Stephen L. Brusatte)等人正式研究、叙述这个标本,并命名为假鲨齿龙(Shaochilong),模式种是毛儿图假鲨齿龙(S. maortuensis),属于鲨齿龙科,是第一个在亚洲发现的鲨齿龙科恐龙。

分类根据布鲁萨特等人的系统发生学研究,假鲨齿龙属于异特龙超科的鲨齿龙科。在鲨齿龙科中,假鲨齿龙较类似南半球的魁纣龙、鲨齿龙、马普龙、南方巨兽龙,而与北半球的新猎龙、高棘龙的关系较远。由于假鲨齿龙的生存时期相当晚期,显示至少在白垩纪中期,非暴龙科的原始坚尾龙类恐龙仍是北半球的优势大型肉食性恐龙;而在白垩纪晚期,暴龙科才成为北半球的优势大型肉食性恐龙。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Theropoda

科:

鲨齿龙科 Carcharodontosauridae

属:

假鲨齿龙属Shaochilong

Brusatteet al., 2009

种毛儿图假鲨齿龙S. maortuensis(Hu, 1964) (模式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