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审判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制度设计1、助理审判员的职务性质“助理审判员”,顾名思义,是审判员的“助理”,即助手;这一解释可以从称谓上直接获得。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对此亦予以明确,其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助理审判员协助审判员进行工作。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出,经审判委员会通过,可以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助理审判员”,不是法院内部人员的行政级别称谓,而是可以完整地、独立地行使审判权的审判职位称谓,因而可以与“审判员”一样,出现在裁判文书的署名栏中,此其一。其二,当助理审判员独立行使审判权时,须经法定程序,其职务性质也只是“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尽管如此,此时的助理审判员与审判员享有同等的审判权。2、助理审判员的任职条件按照1995年《法官法》和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助理审判员的任职条件与初任审判员是相同的。助理审判员是本院从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这个考试在1995年《法官法》中,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考评委员会组织的初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全国统一考试;在2001年《法官法》中,则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并由本院院长任免。2001年《法官法》将1995年《法官法》中的初任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合称为初任法官。3、助理审判员的职位性质按照通常解释,审判员和法官是通称。至于法院中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和副庭长,只是在法院人事制度中的行政级别称谓,在行使审判权时仍然属于审判员,此点在裁判文书的署名栏中可以体现出来。作为审判员(法官)的助手,应不属于法官序列之内。然而,《法官法》迫于全国法院一直以来的人事现状,于第二条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任职条件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岁的公民;

2、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

3、在法院从事司法工作满2年;

4、由本院院长提出,经审判委员会通过,由本院院长任命。

合议庭中的角色助理审判员被法院任命后,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助理审判员可否作为合议庭成员并担任审判长问题的批复》,可以担任合议庭组成人员,并进过由院长或庭长指定也可以担任合议庭的审判长。下见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助理审判员可否作为合议庭成员并担任审判长问题的批复(1983年5月25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3年4月20日〔83〕浙法研字9号请示报告收悉。关于助理审判员可否作为合议庭成员并担任审判长问题,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出,经审判委员会通过,可以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在履行上述规定的手续后,助理审判员在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时,应在工作中依法享有与审判员同等的权利,既可以独任审判,也可以成为合议庭成员,由院长或庭长指定也可以担任合议庭的审判长。但如果该合议庭成员中另有审判员时,则仍应指定审判员担任审判长。

此复。

晋级法官的条件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初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考试暂行办法(1999年)》的要求,助理审判员从事司法工作满2年的,可以提请人大任命。要想成为审判员还必须通过当地人大内司工委组织的考试,通过后,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任命。也就是说,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的期间,最少是两年,如果没有经过人大的任命,永远不能成为法官。

与代理审判员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37条规定,法院可以设立助理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协助审判员工作,可以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根据这条规定,法院的助理审判员在法律文书中都表述为代理审判员,使用代理审判员这一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2条规定,法官包括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根据这条规定,助理审判员本身就是法官,已拥有了审判权,不需要“代行审判员职务”了。也就没有必要在法律文书中使用代理审判员这一称谓了。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部法律在这一规定上有冲突。那么在法律文书中到底应该使用助理审判员还是代理审判员呢?我认为应该使用前者。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是新制订的法律,更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且如新法和旧法在同一规定上有不一致时,应该优先适用新法。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代理审判员其实就是助理审判员。在法院,凡是能够在法律文书中署名代理审判员的就只有助理审判员,其他的审判人员是不使用这一称谓的。而且助理审判员还可能署名审判长,代理审判员不是其在法律文书中唯一的称谓。在署名审判长的情况下,就不能体现出助理审判员是在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相关规定,助理审判员在法律文书中专门署名代理审判员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综上所述,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在法律文书中在使用代理审判员这一称谓了,助理审判员在担任审判长时署名为审判长,其余则可以直接署名助理审判员。

法官等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等级暂行规定》的规定,我过的法官共有四等12级,具体来说,刚被任命的助理审判员基层人民法院相当于法官1级,中级人民法院相当于法官2级,高级人民法院相当于法官3级,具体等级情况见下:

第五条法官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第六条 法官实行下列职务编制等级: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首席大法官;

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至二级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审判员: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高级人民法院

院长:二级大法官;

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审判员:二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中级人民法院

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三有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二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基层人民法院

院长:三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法官法修改前后的服装(左为新服装)

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三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