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定义举溪 (拼音:Ju Xi),英文名字:Juxi 或 Ker Kway

举溪广义上指举溪冲击平原范围,历史上举溪是一个大村的名字,后来分出安美,举源,举溪等自然村,但人们仍默认举溪第一词义是指大举溪。比如你坐车买票下车,只有举溪,没有安美,长塔。香港举溪同乡会也是如此。所以“举溪”是个群体承认的大范围,一个大区域。

狭义上指举溪自然村,(本词条定义的是广义上的举溪),境内风骚岭下建有著名的举溪中学,容纳培育的正是平原上的举溪儿女才俊,外加外地编制或慕名而来的学生,如代堤人,长塔人(编制),三乡人,西坪人,芦田等(慕名)。可见举溪是一块人杰地灵山水秀的地方。

方位举溪位于福建省东南,处于戴云山南麓山中的一个肥沃的小盆地中,九龙江支流举溪溪上游,属泉州市安溪县龙涓乡管辖,与漳州长泰岩溪镇接壤。举溪位于龙涓乡最东向,是乡内县道343东向出境入境的必经之地,因次举溪被成为龙涓入境大一站。

经纬大约在,北纬24°50′-25°26′,东经117°36′-118°17′。

地理举溪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龙涓乡,在乡政府驻地东7公里处,海拔500米。四面环山,属河谷盆地。有一溪流从中穿过,两岸长满榉树,遂以树取名为榉溪。至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乡人陈成文考中举人,改为举魁,后谐音为举溪。村委会设在德田尾,辖10个自然村。在该村水尾有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进宝双塔,塔身方形石雕佛像和鼓形石及八角石分别叠砌,顶端置相轮塔刹,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村民主要为陈、罗、锜李、蒋姓。

交通发达,县道344穿境,出入水泥路通畅,境内有四车道,西向可通华安土楼,乃至龙岩漳州,东向可通漳州厦门,县城泉州。常年有短长途车,通省内各市,广东几个市。

特色龙涓特产的香菇,红酒,享誉两岸和东南亚龙涓咸菜,举溪一样有,而且风味不逊。

另外举溪自己出名的还有,卤面,油勺粿。

景点有县级景点进宝双塔,中闽魏氏茶业名下百丈涯生态茶园,等好玩景点。

人口成分安美陈氏来自安溪长坑,举源陈氏来自厦门同安。

其他姓氏较少,由于工作,搬迁,嫁娶来到举溪,有来自仙景的李氏,来自长泰的有多个姓,等等。

文化境内有49中举溪中学,澳门友人捐建的举溪小学(春蕾小学)。

安美陈氏族人陈应雷中过进士,乡学由此更兴旺。

举溪中学的毕业生遍布安溪各大高中学校,每年都有10几个人以上考上安溪一中,泉州市区学校,考上其他学校的就更多了,在安溪教师界里一向有对于举溪学生的良好评价,可以考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