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作者: A.J.马特 M.A.普林特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宋进桂 于京诺 杨占鹏 李栋
丛书名: 汽车先进技术译丛
出版日期:2009-8-1
ISBN:9787111271949
页数:369
版次:1-1
开本:16
装帧:平装
定价:79元
内容简介本书对发动机试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内容包括试验室的技术规格,试验室的设计,试验室的控制、数据采集及处理,试验室安全及管理,测功机类型、选择和使用,试验室的通风与空调、冷却水和燃油等液体的供给,发动机燃烧分析,试验室的振动和噪声,燃料消耗、燃烧空气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测量,发动机转矩测量,发动机排放及测试,试验精度的统计分析等。本书对试验室的规划与设计、建造与改建、营运与管理等都有很大帮助,是从事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性能调整和实验室管理的工程师必备的重要参考书,并且可以作为内燃机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材。
图书索引本书的前言大概是本书中最不重要的部分,但是,它却是我能够将我的礼物送给我的朋友和前两版的合作者迈克尔·普林特(Michael Plint)博士的唯一的一个部分。迈克尔·普林特(Michael Plint)博士于1998年11月突然辞世,四天后,本书第2版出版。
在前两版当中,迈克尔所做的所有工作已经经受了读者的审查和我自己后来的工作经历的检验。在本版当中,通过改变内容,使其涵盖修改的新法规、变革的新技术和某些该行业的新工具,我努力使我们的著作能够反映最新科技。在新版的第1章中,我还根据我的40年的从业经验,推荐一些好的常规做法,以便减少项目组织中所有人员所面临的涉及到发动机试验室规格、改造、建造和试运转方面的问题。
发动机试验室的产品是数据,而副产品是由工作人员获得的并由公司充满希望而保留着的经验。这些数据必须与运行的试验有关系,试验室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必须在一个整体范围内,它在试验室职能的合理范围内确保试验数据尽可能真实有效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写作第1版时,我们的重点是构建有选择性的信息源,以便帮助那些不仅在发动机试验方面而且在发动机试验室方面,面临许多设计问题和操作问题的工程师们。在此期间的几年中,由于发动机控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时间和立法的压力进一步增加,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解决。我希望本书的第3版对涉及发动机试验方面的读者有所帮助,使他们对构成试验室的所有相互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避免或解决他们在试验行业中所遇到的某些问题。
为了反映本书的使用方法,我已经按照顺序,对本书的大部分章节的目录进行重新整理。
写这本书时,有时感到孤独和疲倦,没有我的夫人戴安娜以及我的朋友的支持,这个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写作第3版时,许多人在他们的专用设备方面给与我极大的帮助。我还必须感谢所有在英国和澳大利亚AVL公司的我的同事们,特别是斯图尔特·布朗、戴维·穆尔和科林·弗里曼,他们在我过去20年问的试验行业经历中,与我共同承担了许多;还要感谢戴夫·罗杰斯、克雷格·安德鲁、汉斯·厄莱克;最后不能忘记感谢格哈特·马勒,是他在复杂的配电系统电路方面给与了非常宝贵的帮助。
A.J.马特
图书目录译者的话
前言
绪论第1章试验室规格、系统集成和项目组织11 引言
12试验室规格
13操作规格的建立
14可行性研究以及规划草案许可
15标杆基准
16试验室的安全条例和规划许可
17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规格
18供应商规格的使用
19功能规格的某些常见问题
110规格的说明,
111普通项目组织
112主要项目管理工具
113项目进度表
114对试验室文件的说明
115小结第2章试验室的热力学系统分析21 引言
22发动机的能量平衡
23设备能量平衡的差异因数和最终规格
24复合式试验室的共用和独立服务系统
25小结第3章振动和噪声31 引言
32振动和噪声
33振源
34发动机支撑和试验台基础的设计
35发动机和试验台支撑设计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36坚固的基础和支撑台板
37振动小结
38噪声的基础知识
39噪声的允许值
310试验设备外部噪声和规划规则
31l试验室的环境噪声
312车辆噪声的测量
313消声试验室
314排气噪声
315排气尾管
316符号第4章试验室和控制室设计概论41 引言
42单个试验室的总体尺寸
43典型试验室设计
44大型中速柴油机试验区
45观察发动机和听发动机的声音
46地板和底层地板的结构
47试验室门
48试验室的墙壁和屋顶
49照明装置
410发动机处理系统
41l试验室支持与服务系统的空间
412控制室设计
413仪器和控制装置的规划和布置
414防火控制
415小结第5章通风和空气调节51 引言
52试验室通风策略
53冷却空气的热容量
54发动机的热传递
55排气系统的传热
56墙壁的传热
57试验室的热源
58通风导管和分配系统的设计
59空气导管和接头
510进气和出气导管
51l 防火风门
512通风系统的外部导管
513使用场地风扇进行辅助冷却
514通风系统的控制
515风扇
516控制室的通风
517空气调节
518燃烧空气的处理
519小结
520符号第6章试验室冷却水和排气系统61 引言
62冷却水供给系统概述
63水
64试验室冷却水回路的形式
65绘制能量平衡图和估算系统参数
66排气系统’
67小结第7章燃油和润滑油的储存、供给和处理71 引言。
72大容量燃油储存和供给系统
73燃油管
74渣油的储存和处理。
75生物燃料的储存
76地下燃油管
77基准燃油桶
78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NG、LNG、CNG)
79试验室燃油供给系统
710试验室内燃油系统
71 1发动机燃油压力控制:
712发动机燃油温度控制
713发动机润滑油冷却系统
714汽油的特性和储存时间
715混合气的准备
716柴油的性能
717小结第8章测功机与转矩的测量81 引言
82使用耳轴式(托架)测功机测量转矩
83使用串联轴或转矩传递凸缘测量转矩
84转矩测量的误差校正和估算
85加速和减速条件下的转矩测量
86转速的测量
87测功机选择概述
88测功机的类型
89发动机与测功机性能的匹配
810发动机的起动
811各种类型测功机的特点及选用
812选用测功机应考虑的其他问题第9章发动机与测功机的连接91 引言
92选择连接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93基本阅读材料
94扭转振动与临界转速
95连接轴的设计
96应力集中、键槽和无键毂连接
97轴的振颤
98联轴器
99挠性联轴器的减振作用
910传动轴设计举例
9】l发动机与测功机连接的设计程序概述
912飞轮
913符号与单位第10章电气系统设计应考虑的问题101 引言
102电气工程师的设计任务
103电气设备安装的基本特征
104 自然环境
105电信号和测值干扰
106接地系统的设计
107电缆的布置
108交流电力测功机系统的集成
109干扰和敏感装置的电源连接
1010电源的具体要求
1011试验室电缆穿墙的防火
1012配电柜的通风
1013欧洲安全标准和CE标识
1014竣工电气文件(图)标准注解
1015小结
1016电气工程术语及其代号第11章试验室控制与数据采集111 引言
112保护系统
113试验顺序的控制模式
114选择试验控制软件
115试验室计算机的作用和连接的装置
116压力的测量
1 17压力测量的其他方法第12章燃料消耗燃烧空气消耗和润滑油消耗测121 引言
122液体燃料消耗的测量装置
123燃料消耗测量——气态燃料
124燃料状况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25润滑油消耗的测量
126曲轴箱窜气的测量
127空气消耗和气流的测量
128空气的性质
129空气消耗、空气状况与发动机性能
1210大气压力
1211 空气温度
1212测量空气消耗的空气盒
1213粘性液流空气流量计
1214卢卡斯一道(Lucas—Dawe)空气质量流量计
1215容积式流量计
1216热线式或热膜式流量计
1217符号与单位第13章热效率、热损失与机械损失131 引言
132热力学基础
133气体燃料
134内燃机的热平衡
135热平衡内容的小结
136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量
137小结
138符号与单位第14章燃烧过程与燃烧分析141 引言
142影响燃烧的基本因素
143汽油机的燃烧
144柴油机的燃烧
145释放的总能量与瞬时释放的能量
146周期性能量释放——平均有效压力(指示平均有效压力、
总平均有效压力和泵气平均有效压力)
147瞬时能量释放
148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指示技术与方法
149压力测量链的基本电路和原理
1410指示设备的接地回路
1411精确确定正确的上止点位置
1412实验室内的发动机指示设备的整合
1413高端发动机校准试验室
1414中间市场的临时燃烧分析试验室
1415 “爆燃”检测一
1416发动机指示压力传感器
1417发动机指示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和特种设计
1418转速/曲轴转角传感器一
1419燃烧分析的结果计算
1420从原始测量数据推导的结果
142l 小结I
1422符号与单位第15章试验部门风险评估校正和试验设计151 引言
152管理与分组的作用
153健康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
154试验程序的规划、执行和记录
155试验执行、分析与记录
156试验室之间的校正
157验收试验和定型试验、功率测试模式与校正
158试验的统计学设计
159小结第16章废气排放161 引言
162内燃机排放物的基本化学成分
163点燃式发动机的废气排放
164柴油机的排放
165柴油机颗粒物排放
166排放法规、鉴定和试验程序
167法规的分类
168颗粒物排放测量原理
169气体排放物的测量原理与分析
1610质谱仪
1611废气排放测量分析仪器的整合
1612校准、量距气、气体存储分配系统
1613气体分析仪与排放试验台
1614定容取样系统
1615健康、安全及定容取样系统联锁
1616排放试验程序
1617法定测试的温度适应区
1618欧洲废气排放试验程序
1619美国联邦轻型汽车排放试验程序(FTP-75)
1620汽车蒸发排放物
162l场地选择对低排放试验的意义
1622符号第17章摩擦学、燃油与润滑剂测试171引言
172润滑剂的分级与鉴定
173摩擦学
174润滑油特性
175基准燃料与基准润滑油
176在燃油和润滑油试验中指定的发动机和试验方法
177生物燃料
178小结
附录17一A主要的CEC试验与出版物列表
附录17一B汽油使用性能标准与试验方法
附录17一C柴油使用性能标准与试验方法第18章底盘测功机181引言
182道路负载方程
183滚动“路面”测功机的起源
184制动试验台
185用于维修调整和评价的底盘测功机
186用于离线前生产测试的底盘测功机
187用于排放测试的底盘测功机
188里程累计测功机
189专用底盘测功机
1810电磁兼容性的测试
181l车用气候试验室
1812气候试验室内的底盘测功机的特殊装置
1813独立式车轮测功机
1814底盘测功机的安装
1815底盘测功机地沟设计和结构
1816可调几何结构测功机的设计与安装
1817传动室
1818测功机的装卸
1819轮胎跑气检测装置
1820电缆布置
1821加载制动器和应急制动器
1822汽车的约束
1823保护与安全性
1824滚筒表面处理
1825模拟“路面”
1826驾驶辅助装置
1827消防安全
1828滚筒直径对轮胎接触状况的影响
1829技术规格、精度与校准
1830底盘测功机的局限性
1831小结第19章数据采集发动机校准和脉谱图绘制191引言和术语的定义
192试验数据采集的传统方法
193数据的图表记录格式
194采用手动控制的计算机数据记录
195模/数转换精度
196现代标准:全面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
197发动机脉谱图制作和校准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198数据模型在“环路中硬件”测试中的应用
199车内数据传输协议
1910通信和控制中的智能设备与系统
1911生产试验室的软件
1912冷态试验的数据处理
1913消声试验与模型构建
1914数据管理的一般原则
1915后采集数据处理与报告
1916数据的实际安全性
1917对密码的注解
1918发动机试验软件选择的一般原则第20章精度的追寻和定义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201引言
202基本知识
203一些普遍性原则
204与精度有关的术语定义
205关于精度的描述——一项关键性的研究
206制造商声称的仪器精度
207追本溯源能力
208组合误差
209重要数字的引用次数
2010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
201l精度的成本——最后的考虑
2012小结
附录单位与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