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背景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欠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东封书画史"。徐悲鸿先生赞誉其是“中国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郑燮还曾因民间疾苦,写过一篇墨竹图题诗,写出了民间的疾苦,竹子较细,清脆,不符合常规,个体现了他别具匠心的思想和为百姓着想的品质。该竹与此竹含义基本接近.
题画竹
郑燮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解说一生的付出。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尤以画竹为佳。“四十年来”告诉我们板桥画竹是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的。画竹成了他展示生命的一种方式。任何一项技术或艺术都值得人去做一生的追求。也只有把一项技术或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才可能达到它精纯的状态。这项技术或艺术也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画竹枝”似乎不是一项高深的技艺,但板桥却用一生的思想情感倾心于它,因此,他才对画竹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才画出独具一格的竹子。技艺的精进,不仅在于生命的投入,还在于生命投入的方式。做和思就是生命之投入方式。“日间挥写夜间思”就是板桥画竹的生命投入方式。有了日间的挥写,加上夜间的沉思,板桥才感悟到了画竹的真谛,才画出了竹枝的神韵。
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要用一生的生命来投入,进入“日间教来夜间思”的生命状态,
无技巧的境界。从冗繁到清瘦,可以看出板桥对画竹领悟的过程。可以想象,刚开始画竹,他是把竹枝的一枝一叶都要画出来的,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但这样的表现只能是自然的忠实的复制和描摹,最高境界只是逼真而已。而非能表现竹子的精神,表现作者对竹子意义的独特理解,从而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清瘦”可以说是板桥对竹子意义特有的发现,这种发现的表现就成了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有属于竹子的天然素质,有倾注了作者的情思。也许清瘦的竹子不那么像自然界的竹子,画着画着,对过去的纯描摹而言似乎是“生”了,但这却是一个更高的创新的“熟”的境界。可不可以这样说,艺术的创造只有当我们在一个阶段以后感觉到了“生”,才能进入另一个“熟”的天地。生,其实是对当前自我的否定,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上升,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