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巴泽雷克冢墓Pazyryk Cemetery
南西伯利亚早期铁器时代墓地。年代为公元前5~前4世纪,一说为前3~前2世纪。1924年发现,1927、1947~1949年由苏联考古学家С.И.鲁坚科主持发掘,重点是 5座大墓。发掘为研究阿尔泰早期畜牧部落的体质类型和物质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是20世纪前半叶苏联考古学上的一个重要收获。
分布于苏联丘雷什曼河及其支流巴什考斯河之间的巴泽雷克谷地(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省的巴泽雷克盆地) ..主要包括自南向北联成一线的5 座冢墓。冢墓的发掘为研究阿尔泰早期畜牧部落的体质类型和物质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巴泽雷克冢墓于1927~1949年间全部发掘 。墓上均有圆形石冢,地下以双层原木构成墓穴。墓室南墙附近放置厚木棺具,棺具表面有禽兽图。室内北面随葬墓主生前遗物,墓室外葬有马具和马尸。阿尔泰地区高山酷寒,流入墓中的积水常年冰冻不化,使随葬品中许多有机物得以保存完好。随葬品有来自中国和西亚的丝织和毛织品,上面饰有极具特色的阿尔泰狮身人面像。还有武器、木器、金银装饰品、乐器和吸食大麻的烟具等。
巴泽雷克冢墓主人为部落首领或贵族,有文身习俗。其妻妾同时殉葬。所有遗体均经过防腐处理。墓主兼具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特征。多数学者认为墓葬的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间。当时处于氏族解体阶段。
巴泽雷克墓冢位置巴泽雷克人复原图葬制与葬俗大墓均有由封土及积石堆成的坟丘,直径24~47米,高1.5~3.75米。坟丘东面通常有一排立石。墓穴多为长方形,少数方形,一般深4米,面积最大者达7.1米×7.8米。穴内南部建两重椁室。椁底铺以半圆木,圆木椁顶上通常铺树皮和树枝,然后堆原木直至墓口。椁室上方的重压全部由 3对立柱支撑的大梁承托。墓穴北部葬马。在高山酷寒的自然条件下,上述坟丘结构使流入墓内的积水常年冰冻不化,墓内许多有机物得以保存。靠近椁室南壁放置1~2口木棺,墓主人多数为一男一女,少数为一男子。推测男子是部落或氏族首领,女子为殉葬的妻或妾。发现有文身、将死者制成木乃伊和战死者被敌方剥取头皮等风俗的遗迹。
巴泽雷克墓冢的墓葬形式随葬器物尽管墓葬早在古代已遭盗掘,但出土遗物仍很丰富,其中尤以各种丝织品、毛织品、毛皮和皮革制品为大宗。毛织毡毯多挂于椁壁,而以一幅约30平方米的毡帐和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拉绒多彩毛毯最为珍贵。以丝、毛、皮革制作的衣物有头帽、风帽、衬衫、短祆、皮带、靴袜等。装饰用品只见有数件金耳坠、银垂饰、红铜锤鍱而成的野兽纹包金饰牌、宝石串珠以及角梳、铜镜等。墓中还发现少量箭镞、铁刀和鹿角制的锤、凿等武器和工具。陶器很少,主要为壶。另外还发现有坐垫、小桌、木梯、整木轮板车等木器。 5号冢内发现一辆可以拆卸的四轮马车,高约3米,以4马套驾。两件单面的角制筒形鼓和一件竖琴式的乐器及吸食大麻烟的烟具,也是比较重要的发现。 5座墓共葬马54匹,都配备整套马具。马具饰件带有各种华丽的斯基泰 -西伯利亚野兽纹(见斯基泰文化),也有植物纹和人面形象。有些马还饰以带有野兽搏斗图象的面具和表现鹿角之类的头饰。墓葬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当时居民经营畜牧业,处在氏族制的解体阶段。墓葬的宏伟和豪华,表明首领人物已占有大量财富。出土遗物反映出同其他草原民族的广泛联系,如良马、旋制木器、拉绒毛毯等来自中亚,器物上的某些纹饰母题和神话形象应系传自波斯,而凤纹丝绸刺绣和 6号冢所出的战国山字纹铜镜则显然是中国产品。人骨资料说明居民属带有蒙古人种成分的欧罗巴人种类型。关于他们的族属,有人推测系中国文献中的月氏,即波斯文献中所记之塞种的东北支。但这个问题连同确切的断代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巴泽雷克古墓葬群是如何形成的?位于前苏联境内丘雷什曼河及其支流巴什考什河之间,有一块狭长的谷地。每逢冬季,这里朔风怒号,冰封雪掩。
1927年,前苏联考古学家鲁坚科率领考古队来到这片谷地。在艰苦的钻探考察中,他们发现了一片用巨石和封土堆成的古代墓葬群。
在鲁坚科的指挥下,队员们移开一块又一块的砌石和冻土块,终于使墓穴显露了出来。但是在积石层下面,考古学家发现有一层厚厚的冻结层复盖于墓室上面,用镐使劲挖下去,冰层纹丝不动,只不过在透明的冰层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白印。
有人提议“用火烧化它”。但是马上遭到了同伴们的反对,因为从墓口可以看到,冻结层以内的墓室,是用原木堆积至顶,顶上又铺以树皮和树枝,万一烧坏墓室怎么办?
鲁坚科猛然想到,既然高温可以融化冻土,只有用开水才能浇融冻结层。
开水浇下去以后,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墓冢被依次掘开,两口木棺内安卧着一男一女尸体,神态安详,犹如正在熟睡。男的脸色较黑,颧骨突出,上身刻满黑色的纹身图案,女的则深目高鼻,皮肤白晰。
这两具尸体都经过防腐处理,内脏已被清除,填塞满各种香料缝合、浸泡在油膏中,固而尸体保存得很好。
其中最为华丽的一幅面积达30米,还有一幅巨大的地毯,上面绣着手执生命之树的女王,接受一个骑士的致敬. 据考证,这张毛毯可说是迄今为止所知
出土的遗体保存完整,尸体上的纹身清晰可辨的世界上最早的拉绒多彩毛
毯。
出土的纺织品棺内随葬品中还有不少中国的玉器、漆器、金器、青铜器和整块的丝绸、布匹和铜镜等,甚至日常用品,尸体的衣物用丝、毛和皮革的材料制成并饰以上等的皮子,缀着串珠及成百上千的金片。所有器物颜色仍然十分鲜艳。
鲁坚科和考古队员们现场临摹,使这些精美的纹饰图案资料能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这次发掘之后,由于战争的原因,发掘考察工作直到20年后的1947年才再度进行。考古队员们大致用了两年时间,一共发掘了5 座大墓,收获是巨大的。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纺织艺术珍品、乐器、烟具和青铜工具、武器等等,甚至还发现了45匹配备整套马具的马尸。
巴泽雷克的古墓葬群的被发现震惊了世界。世界上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对巴泽雷克古墓葬群中的一些难解之谜也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证工作。
例如,对于古墓葬群的这种特殊的冷冻密封方式。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高山酷寒的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再加上墓葬特殊的结构,使流入墓内的积水常年冰冻不化,这主要是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地地表并非长年积雪,而墓内的冰土层却经久不化,这完全是人工有意识采取的一种严密措施。建墓的日期很可能是在秋季,湿冷空气能够在这个季节中进入墓内,冻结墓内物,然后再在其上砌筑木石,夏季的阳光热气便被阻隔,使墓内形成了不会融化的冻结层。
近年来,对巴泽雷克古墓葬群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有的学者将俄国彼得大帝所搜集的西伯利亚古物与已泽雷克墓葬中出土的器物进行了对比,不仅艺术风格相近,而且都具有共同的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特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还在努力考证,相信有关巴泽雷克古墓葬群的一些不解之谜的谜底将会很快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