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曼板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镇曼袄村委会,去年被列为全州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村小组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传统产业,改善村容村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3元,比上年增加396元;人均占有粮食510公斤,比上年增长51公斤。
规划为先 2005年,该村地质灾害严重。为了寨子的长远发展,经村小组干部和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咨询群众意见,达成共识,于2006年1月份全部搬迁到距原寨子1公里,紧靠县、乡公路的新寨地点。在上级补助的异地搬迁资金扶持下,老百姓民居充分凸显傣族传统文化特色,统一宅基地大小、民居模式、户居面积,由村民自已动手建盖。去年初,为彻底解决村内行路难的问题,该村群众不等不靠不拖,多方筹集资金4.4万元,向上级争取水泥232吨,铺通了高质量、高标准、面积为4500平方米的村卫生路,栽种了150株榕树。村内道路的改善,极大地拉动了其他设施建设。目前,曼板村家家建有卫生间、沼气池,看上了闭路电视,喝上了洁净安全的自来水,38户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
多种经营 曼板村充分发挥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在坝区水田上实施“两高一优”农业开发项目。水稻收割后,农户及时翻耕水田,分别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和冬作蔬菜,为短期育肥黄牛提供优质饲草。同时,种植蔬菜增加收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曼板村饲养黄牛农户有25户,主要以黑麦草、甘蔗梢、稻草等为饲草,去年出栏育肥黄牛45头,现存栏122头;以米糠、碎米和精饲料配合养殖生猪,去年出栏肥猪105头,现存栏94头。饲养牲畜,既为新建的沼气池提供了原料,又为耕地施用熟化有机肥提供了来源,增强了土地肥力。
全村还种植茶叶120亩,户均约3亩。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对老茶地进行补缺、改造,引种优良品种,进行无公害种植,向稳定、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茶产业的经济效益拉动了全村经济增长。在抓好产业开发的同时,曼板村充分发挥村内传统建筑技术优势,自发组建了3个民间工匠队,共20多人,涉及农户20户,利用农闲时间在附近的曼袄、景龙等村委会承建民居、卫生路、修水沟等小工程,另外有4户农户专门经营水果零售,有1户农户建起了茶叶初制所。曼板村的村民在种植、养殖、建筑、初加工、零售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使全村形成了多项经营格局。
学习科技 生产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这个道理曼板村民心里最清楚。在粮食生产、甘蔗生产和牲畜饲养的科技推广中,村民得到了实惠,用实用科技种、养、防治已成为该村农户发展经济的动力,提高自身科技运用能力,争当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全村蔚然成风。只要是推广新科技,村民都踊跃参加培训,学习新科技的欲望十分迫切,常常主动邀请县、乡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做指导。2006年该村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15期,受训人数达1500人次。
文明建村 曼板村自2003年被评为“文明村”后,进一步增强了维护文明村形象的责任感,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依照文明村的要求,完善村规民约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把创建“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结合,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活动。近年又被镇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形成群众勤劳致富、崇尚科学、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的新风尚。
民主管理 曼板村设有1个党支部,有10名党员。自村班子换届以后,村党支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探索增收路子,挖掘村寨资源优势,发展多项经营。进一步规范村内建设与管理,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凡事向村党支部汇报,在村党支部同意后召开村党支部、村班子、村民代表、村骨干会议,达成共识后再提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让群众参与村上的管理,如寨子搬迁和建设、组建建筑队等,使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体现出来。在村班子带领下,全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建设村寨,使曼板村整体经济逐年增长,农民收入年年上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