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摘要参军尽义务理应表示祝贺,在过去也就是亲朋间小聚一下表达一下心意,[1][2]然而随着人情消费的增长,参军宴也和婚丧嫁娶一样成了中国人不堪重负的人情债。

简介人情账单

4口之家,全年收入4万余元,人情礼金却高达9200元。不堪重负的浠水城区伍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最近一年的“人情账单”。账单显示,从今年元月3日至12月7日,伍女士一共送出贺礼47次,礼金9200元,其中包括生日、新居乔迁、婚嫁、升学、参军等。最多的达1200元,最少的也有100元。 “我们夫妻俩每个月工资加起来不到四千元,省吃俭用的钱大部份用在人情上”。[1]

背景分析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分析称,主要是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交际范围越来越大,亲朋好友礼尚往来增多,并且礼份子也随着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而大涨。[2]

参军宴催生商机浠水一家宾馆看到,门口立着三个贺喜招牌,都是“恭喜×××参军”。收银员说,酒店有三个黄金期,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为婚嫁宴,八至九月是升学宴,十一月至十二月是参军宴。每到这个时期,都得提前订位,生意非常火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